【学科论文】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3-09-30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策略研究

 黄慧名师工作室成员   谢沁辰

【摘要】文化品格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浅谈了培养小学生文化品格的意义,并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小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度解读教材,渗透文化教育;利用绘本资源,开拓文化视野;重视文化对比,促进文化融合。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品格,培养策略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本文结合实际小学英语教学,就文化品格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能使我们在深化课程改革的阶段正确认识到培养小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重要性,并探究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有效策略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充分发展。

一、 培养小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意义

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分级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可见,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文化的异同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进而培养文化品格。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品格素养的培养现状

1.教师的文化培养意识不强

近年来“核心素养”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因此在一些教研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通过精彩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对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培养意识欠缺,对于教材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教师往往只是一带而过,或是以本为本地简单介绍。如此无情境、无环境的教学,会让学生无法生动地感知文化知识,鉴别中外文化的异同,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识。

2. 教师的文化培养探究不深

译林版小学牛津英语的教材中,五六年级Culture time板块,粗浅地介绍了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但是,小学英语光靠教材中文化板块的教学远不能完成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教师还必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而是应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渗透,进行初步的文化教育。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品格素养的培养策略

    1. 深度解读教材,渗透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首要和重要途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英语国家历史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其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文化知识有时候会在Culture time板块中被正式教授,但大多数时候都以非正式教授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之中,等待着我们教师去挖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深度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在课堂中,教师要跨越语言的工具性的藩篱,关注语言的人文性功能。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文化意蕴与价值取向,感受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与表达习惯。

例如,在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8 Birthdays第一课时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侧重于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着重引导学生能掌握序数词和生日的具体表达方式以及日常用语“When’s your birthday?”, “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以及其回答 “It’s on….I usually….”。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课文。然而,深究文本结构、内容和人物,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文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要介绍了Su HaiMike两个孩子的生日分别在什么时候,以及他们分别是如何庆祝自己的生日的。在人物选取的背后,我们能够发现Su HaiMike分别代表了中国以及西方。同时,文本内容之中也暗含了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生日风俗习惯。基于此,笔者在教授时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透对学生的文化教育。

在阅读前,笔者设计了Free talk活动,引出生日的话题。给学生提供“when”, “what”, “how”这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讨论自己以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随后继续发问,自己的父辈是如何度过生日的。在此活动中,不仅为接下来文本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过去和现如今过生日的不同,这其中的改变受了文化交融的影响。在阅读中,笔者在教授Su Hai如何过生日时,深入挖掘吃面条这一细节所暗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通过问题引导 “Why we always eat noodles on our birthdays in China?”,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将生日要吃代表长寿的长寿面这一传统文化习俗渗透其中。随后,在教授Mike过生日的后半篇文本中,分析吃蛋糕这一细节,对比文化的差异,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总结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今的文化融合之处。

    2. 利用绘本资源,开拓文化视野

英语绘本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其特点是图片与文字同时承担了叙述故事的作用,图文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深度解读教材内容,更要善于引入像英语绘本这样的优质的教学资源。英语绘本教学不仅是给学生讲故事,引导他们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引导他们感知和体验西方文化,促进学生的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提升;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译林版五上 Unit 8 At Christma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一单元的语法知识点相对较少,与圣诞相关的单词与词组较多,同时教材中也涵盖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适时为学生补充了与圣诞节相关的绘本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mas”。绘本从问题 “Do you know why we give gifts at Christmas?” 出发,讲述了耶稣诞生的故事,这也就是圣诞节的由来。因为学习过了教材内容,学生对于圣诞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同时绘本内容又是对教材的补充与拓展,充满了趣味性和延伸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绘本故事内容,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以不一样的视角走进圣诞节。使学生深入了解圣诞节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感知与圣诞节有关的文化知识。

在教授绘本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外挂式?的教学模式,首先由学生熟悉的有关于圣诞节的谜语引入,然后由问题引导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让学生说一说有关与圣诞节的一些习俗。这样的环节,快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学生在课本教材中已知的内容,并从已知引入到今天的故事主题。在带领学生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层层推进,将一些圣诞节相关的文化元素(耶稣,圣母玛利亚,天使等)与风俗习惯(互相送礼物)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语境中更深入地浸润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之中。鲁迅先生曾说过,文化是不能随便拿来的,也就是说文化在其传承融合过程,是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随便学习绘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了拓展,了解了西方圣诞节的由来。另外,绘本所表达的中心主题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要适时表达爱,表达对他人的感激。这也就是在此绘本的所蕴含的精华,值得学生思考、学习并取用。

3. 重视文化对比,促进文化融合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外国文化,并不意味着一位地推崇外国文化,否定中国文化。这样不仅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会禁锢学生们的思维。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开眼看世界,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因此,在英语文化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时刻联系自身,对比中外文化,以包容、学习的心态对待西方的优秀文化。同时,将我国的文化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融入英语教学之中。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各文化差异,才能恰当、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根据课堂内外的实际教学以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对比也占据了一席之地。首先,从教材内容横向来看,我们会发现五六年级的文化板块也有了更新和变化。旧版本的文化板块中,基本都是介绍有关于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文化习俗、科学发明等内容。而在新的版本中,编者对文化板块的部分内容做出了调整。将中国的部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其中,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形成了对比或类比。从纵向来看,教材在不同的年级也涉及了一定的中外文化,比如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中介绍了有关于西方的重要节日——圣诞节,而在译林版六年级上册 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春节。教师可以着力于纵向的文化对比,既能打破维度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又能够在文化对比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材与课外绘本之间搭建桥梁,进行有效的文化对比教学。在跟上兔子五年级第三季的Suspended Coffee”教学中。教师首先从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单元的文化板块出发,引出话题茶与咖啡。让学生由已知的“Tea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 “ Coffee is very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自然过渡到对茶与咖啡的深层次讨论当中。同时,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中有关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教师接下来发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coffee?”,给出关键词“taste, brand, function, price”,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多样化的角度来谈一谈对咖啡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有效地打开了思路,从多种角度谈论了有关咖啡的知识,如 “Coffee is brown and bitter.My mother likes cappuccino.”,People drink it with milk and sugar.,The instant coffee is very cheap.”等等。

教师以茶与咖啡为话题导入,作为铺垫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进行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语言和思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促进学生的思考。通过brand, type, taste, function等关键词的提示,帮助学生打开话匣,从而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在后续的教学当中,教师依旧适时让学生浸润在中西方文化的精华之中。中国人以茶会友,以香茗觅取知音。西方人虽然常常独享咖啡,享受快意的生活,但也同样会停下脚步,提供一杯杯“suspended coffee” ,传递着人间的温情。学生在学习绘本、感知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深刻体会到了两者文化的精华之处皆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文化素养、文化品格的发展与培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渗透文化教育。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延伸、拓展。重视文化对比,促进文化融合。在英语教学中,以丰富的文化体验,深化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学生对英语的情感。让学生的表达自信、得体有温度,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5):79-86.

[2]陈彩虹.英语学科素养之文化品格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8):47-49.

[3]茅之怡.指向文化品格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0(26):17-18.

[4]李梦恒.小学低中年级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0(34):178-179.

[5]吴春燕.提升文化品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2020(29):72.

[6]高洪德.文化品格目标:英语课程的重要发展[J].英语学习,2017(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