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丽执教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 2023-09-28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康丽 所在单位: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3-09-28 执教地点:微格教室 执教内容:《认识三角形》 参加对象:

认识三角形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三角形的认识,包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定义、底和高的教学。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三角形、角、垂线和平行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其它图形的教学打下基础。本单元,学生还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

识,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大部分学生能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但是分类的标准不够规范。在上学期也认识了垂直,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思维水平

四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开始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分析、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比较弱。

3.性格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二、能力目标

1.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加深对三角形认识,体会探索图形特征的一些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根据条件想象出对应三角形,并能想象出指定地边上三角形的高。

2.抽象概括能力: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数学推理能力:能根据画三角形的高的方法,画出另外两条高。

三、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修门小故事视频

平行四边形的门不稳定,加上一根木条,门就固定住了。

2.实验验证

1四边形结构看成是拉一拉感觉很不稳定。

发现:拉动的过程中,每个内角的大小都会随之改变,所以结构不稳定。

2)学小木匠再验收,发现门的结构稳定了

引导学生发现:加了这跟木条之后,每个角的大小都被固定下来了。

还能发现四边形变成了2三角形。

3.图上找三角形结构,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

题: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三角形的导入,没有选用书上的生活情景图,而是选择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形象的动画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蕴含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数学知识。

二、教学三角形特征

1.生活中的三角形结构。

    出示图片,学生上台指认。(空调外机、屋顶人字粱、大桥拉锁)

说明:它们虽然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都是三角形。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也是精心选择的,每一幅都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物体结构。让学生初步感悟三角形的稳定性,同时体会数学的学科价值。

2.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指着屏幕上说三角形的特征。

师补充说明: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3个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指出: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3个顶点。

简化: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表示成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三角形的这3个特征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由学生来说,教师在这基础上加以完善规范即可。】

三、教学三角形的定义

1.小棒围三角形(给定3根小棒)

2.展示交流

1)围成不同的三角形

分类:三根同样长的小棒、两根同样长的小棒、三根不一样的小棒

小结:看来线段的长度不同,围成三角形的形状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不同种类的操作材料,促使学生围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从边的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渗透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的概念,也为日后的三角形分类教学做好铺垫。】

2)围不成三角形

设置悬念:遇到了一些麻烦,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好不好?

    (板书展示两长一短的三根小棒。)

问: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两条边太短)

说明:两条边太短,够不着,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问:那想要围成三角形,可以怎么做?(拉长)

示错:这是三角形吗?(连成一条线段)

指出: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上台围三角形,明确要“连接”。

师借机命名 “相接”。

定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板书)

【设计意图:当学生拿到围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时,肯定会尽力去围,最后才去思考围不成的真正原因。在共同解决“麻烦”的过程中,突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和相接”这两个要素。在不断“拉长”的动作中,学生会逐步感悟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一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

四、教学底和高。

1.设置悬念:是不是任意三个点都能连接成三角形呢?

2.学生在学习单上尝试画一画。(书上75页试一试

3.交流:

1你选择的是哪三个点?连接成了哪个三角形

2)问:那BCD这三个点能连接成三角形吗?

明确: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是不能连接成三角形

3问:如果线段BD的长度不变,怎样才能让这三个点连接成三角形呢?(移动C

4.移动C点,连接成三角形(3次)

1)问:我们刚才向上移动C点,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结合学生回答师引出三角形的“高”。

2)生上来指三角形的高是从哪到哪?

3)明确:从这个顶点到它对面这条边的距离才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出示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同桌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高,什么是底。

【设计意图:通过任意选择3个点连接成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围成三角形。”在想办法围成三角形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引出“高”这一新名词,非常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三角形的高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新的知识。因此,在讲解的时候会多一些时间和空间。

5.变式再认高

1)旋转三角形,判断是否为三角形的高。

指出:生活中所说的高度和数学上的高其实是有区别的。

2)再旋转,再判断。(2

问:三角形的摆放姿势一直在变,可为什么这条线段始终是这条底边上高啊?

指出:只要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都是三角形的高。

说明:高实际上就是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

指出:高始终与它对应的底相互垂直。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高,这里设计了一个三角形“运动”的环节。引导学生体会,三角形的高不会随着摆放的姿势变化,只要是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高。

6.沟通联系

启发:感觉这个高跟我们学过的哪一个知识是有联系的?

说明:点已知直线的距离只不过这个点变成了三角形的顶点,这条已知直线变成了底所在的直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沟通了三角形的高和已知直线的距离之间的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思想方法与经验。】

7.三角形有3条高

    问:这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以不同边为底找到所对应的高。(配合拳头和手臂的手势)

指出:三角形确实有3条高,而且每一条高都与它对应的底互相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与验证,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帮助学生完善了对三角形高的认识,再次强调了高与底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教学画高。

1.尝试画高

学生尝试在一个三角形上任取一条边作为底,画出底对应的高。

2.交流总结画高的方法

一生上台交流高的画法,提醒注意用虚线和作直角符号。

针对3条高分别提问取哪一条边为底?他画出的是哪条底边上的高?他的这条高跟哪条底所对应?

3.学生修正自己画的高。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都能自主画出底边上的高,只是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下面的一条边作为底。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分次呈现不同位置的3条高,引导学生明确了三角形中的每一条底与高都是一一对应的。

六、进一步探究高

1.出示挑战题:以线段AB作为底,画出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

2.学生自主在学习单上尝试画。

启发:想想这样的三角形你能画几个?

3.交流: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的图;画出多个锐角三角形的图。

规范画法:先找准第三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同时肯定找到左边点画的同学。

4.研究不同画法

1)锐角三角形

    学生判断,手势比划高。

2)直角三角形

提出质疑,生上台指高。

指出:是啊,当这边形成一个直角时,底边AB的高就是BC这条边。

3)钝角三角形

提出质疑,生上台指高。

  指出:有时候,三角形的高还可以在外面呢。

4)顶点不在格点上的三角形

  判断是否符合,说理。

5.探究原理

设疑:这样的三角形还有吗?(很多)怎么找就可以了?

指出:只要是这条线上的点(包括不在格点上)都可以连接成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

原理:点C移动的轨迹形成了一条直线,而这条直线又跟底所在的直线平行,两条平行

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掌握画高的基础上解决这一题,思维定势是在右边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当受到老师的启发,要画多个这样的三角形时,就自然会拓宽自己的数学视野,画出更多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在画的过程中,逐步感悟其中的规律。在交流时,随着不同种类三角形的出现,竖直排列的一个个顶点,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就连成了一条线。在教师的顺势引导下,“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一本质原理就呼之欲出了。】

七、回顾反思

通过今天这堂课,关于三角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 阅读(5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