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以爱为底色,用心管理。要细心观察,在“勤”上花心思,用心关爱,在“赏”上做文章,耐心指导,在“引”上下功夫,悦纳每一个学生,创造出一个有活力、有朝气、有凝聚力的集体,让孩子在集体中健康积极成长。
关键词:细心观察 用心关爱 耐心引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加强班级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任务。“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需要以爱为底色,用心管理,用细心与耐心,关爱学生,讲究方法,扎实工作,创造出一个有活力、有朝气、有凝聚力的良好班集体。
一、细心观察,在“勤”上花心思
接到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尽快上手,是摆在班主任眼前的最重要的事情。
2022年9月,我遇见了三4班。我咨询了前任班主任,摸到了一点底子。然后“观察学生”,就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了。
观察长相,尽快和学生姓名对上号。观察行为,和学生学习表现对上号。课上听讲认真发言积极的、坐姿端正的、听讲习惯极差的、书写端正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的,一下课就活力四射的,将长相、姓名、活动表现,一个个对应起来,尽快记住他们,这是走近学生的第一步。
下课后我会到教室里转转,看看教室里的人和物是什么状态。这时候的孩子呈现出的是最随意、最真实的状态,我把好的和不好的都记在心里,有时记不住,就手机备忘录里输一下。孩子追逐打闹的,及时喊住,找他们谈谈,让他们及时改正;孩子身体不舒服,要与家长联系;上课不认真的孩子,趁课间聊聊,拉进距离,鼓励一下;孩子表现进步,找到机会表扬;忘记做准备工作的,轻轻提醒一下。一天天观察着,慢慢熟悉着,花时间去看,用心去记,试着去做,就这样,走到孩子身边。
观察,是一种看见。每一个孩子都是被需要的,需要关注,需要关爱。老师看见学生,传递的给学生的是老师眼中有我,老师在关心我。
二、用心关爱,在“赏”上做文章
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离开了关爱,一切都是空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学习能力有强弱,虽然品行表现有差异,但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赞赏。教育是一种陪伴,是一种倾听,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爱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不断激励。
1.“还有一颗,我不吃了,要留给妈妈。”
这是我们小刘说的。小刘,低年级时就是办公室常客,自控力很差,上课听讲3分钟热度,然后就是玩铅笔,戳橡皮,钻桌肚,下课常打闹,偶尔还要发脾气。那次课上他有精彩回答,晚课前奖励了他一包糖果,他拿到后立刻和好朋友分享,剩下最后一颗,他说:“还有一颗,我不吃了,留给妈妈吃。”因为他就坐在讲台旁,我听到了那句话,问他为什么,他说妈妈每天陪他,帮他默写,看他写作业,很辛苦。
我大为震惊,原来,他也有这样善良大方,贴心懂事的时候。调皮顽劣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敏感、细腻的内心。发现了这一点,我就像拿了放大镜一样,把这一优点放大。他自控力太差,他寻求过度关注,我就让他参与班级任务:安排一些事情让小刘去做,让他帮忙关灯,去提醒同学擦黑板,和我一起搬作业本。得到关注,得到重用,他就变得起劲,变得贴心,常来问要不要做什么,我还不断地鼓励他,表扬他关心集体,他就越发起劲了。
爱好学生,很容易。这些自控力差、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渴望被关注表扬,他们需要的,是班主任能抓住些许闪光点,正面引导,不断激励,更细心陪伴,然后,期待着他们将厚重顽劣的外壳一层一层退去。
2.“这个是这样做的!”
这是个害羞腼腆的小杨说的。这个孩子,上课回答问题,一着急脸就要红。那次劳技课制作,我发现他做得很专注,不断研究步骤,到最后,他是第一个做出这个成品的。我就拍下了这张照片。还请他上台去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怎么做,他的讲解得细致。
晚上,他妈妈电话我,说回家就讲了这件事情。我想,这一天他一定是记住了这触动他心弦的一刻,他获得的是成功与自信。后来,他还做了一个彩色的心给我。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个体,教师要关爱学生,寻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看见每一个孩子的优点,看见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用心陪伴关爱他们,用牵蜗牛散步的耐心,寻找契机,去放大优点,推波助澜。我们惟愿,孩子能走得更远。
三、耐心指导,在“引”上下功夫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是教师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家园。教室的环境、氛围,同学的言行、习惯,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班级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细致活,是一项耐心活,也是一项艺术活,需要老师想办法,细指导,讲方法,努力让孩子们做到“知行合一”。
1.“撑桌子”现象逐渐消失
三年级的孩子,有使不完的劲儿,下课后,只顾着玩耍。经过观察,发现我们班男生女生都会撑桌子跳跃行走。扔垃圾,有好好的通道不走,两手一撑桌子,抄近路,轻松跃过一组又一组;在教室里追逐玩闹,也是两手一撑,动作敏捷,这要是万一……怎么办?
利用班会课进行讨论:你看到过哪些同学课间撑桌子跳的行为?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进行了“头脑风暴”,课间我们可以怎么活动?
这一环节中,我们直面班级现象,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行为,想到可能“会撞到腿脚、磕破脸”等后果,明白这一举动不安全的。“头脑风暴”则是从正面的角度,引导思考,下课可以做什么?文明活动有哪些?这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在交流,最终形成了大家认可的活动内容。
从旧知识走向新的认知,这还只是停留在“知”这个层面。知行合一,更多的是在“行”,在具体的实践中。检查督促,评价激励,是改进“行”的很好的方式。全班选出部分同学当安全监管员,轮流“执勤”,对当天没有“撑桌子”行为的同学进行表扬,发奖励积分。坚持一周的,另外再奖励5分。
值得一说的是,在推选的部分监管员中,有之前撑桌子的同学,但是成为监管员之后,带上值日牌子上岗后,责任感特强,表现非常出色。一天天这样提醒与督促,“撑桌子”这现象慢慢少了,课间活动也变得丰富了。
2.学做“整理小达人”
三年级课程增加,书本学具明显多了,有的孩子桌肚里永远是乱糟糟的,找一本书要翻半天桌肚。放学回家,常常是这个同学什么书没带回去,那个同学作业本落在教室了。怎么解决呢?
我们利用劳动课练习整理,学做整理达人。课上,一起梳理了书本,将不常用的书本、东西放到教室后面的柜子里。然后,整理书包,整理桌肚,让做的好的同学进行示范。并且提出要求:放学时把课桌里的书都理回家,每天进行课桌卫生检查,并且每周评出班级整理小达人。
刚开始情况确实好转了,时间一长,几个不会整理的学生就马虎了,反正表扬没份。怎么办?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与反馈,检查人员也从老师慢慢过渡到学生,由值日班长检查。按学号,人人都有机会当值日班长,这有助于加强孩子的参与感与责任心。第二天晨会课,值日班长向全班同学汇报检查情况,给胜出的小组加星星,提醒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情况记录在《班级日志》中,并且将值日班长任务传递到下一个学号的同学。
这样小组竞赛,小组成员之间都会互相提醒,个别整理能力差的,在大家的督促与帮助下,也在进步。每天一评比,一周评出最佳小组,前二名的小组组员都有奖励。这样,放学后教室的卫生桌椅的整齐得到了保证。
班级管理,不论大事小事,都是要耐心去做的。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引领。评比鼓励、榜样示范,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儿童,这样的影响力量更是巨大的。引领,是一种帮助,让孩子不仅知道“能做什么”,还会懂得“该怎么做”,付诸实践,让他们更好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艺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不管什么种子,既然遇见,那就悦纳,小心呵护成长。是花种,就让他们绽放在自己的花期。是树的种子,我们就修剪枝丫,让他们长得更挺拔。细心观察,用心关爱,耐心引领,悦纳每一个孩子,将会有更美好的事情发生。一切,慢慢来。
参考文献:
[1]何万国.现代班主任工作研究[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陈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18(16):49-52.
推荐理由:来自一线的班级打造,具有实际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