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做一个擦星星的人 ——个别学生教育的小小故事 读读小诗,遇见“星星” 2023-09-2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首小诗: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他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作为老师,当然希望班级好带好管,学生听话乖巧,这样就可以省心省力。但随着原生家庭教育的复杂化,随着孩子青春期的不断提前,我们遇到的特殊孩子越来越多,头疼糟心的事也是层出不穷,消耗了老师的大量精力。既然遇到了,而且逃不开,不如坦然接受,能改变的事情尽量去改变,不能改变的还得积极面对。总得有人去擦这些“星星”,也许在擦亮他们的瞬间,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绚烂。

 

故事一:我是一颗顽皮的星星,我需要关爱

“任何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可救药的孩子的内心中,都燃烧着想做好人的愿望,他们需要的正是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怀。”

还记得那一年,我遇到了小X。第一次见面我就被他惹人怜爱的眼神和浑身散发的机灵劲给蒙骗了,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上课从来不听,作业天天不做,常常惹事生非,谎话连篇。放学前上厕所会故意把尿撒向同学的书包;偷藏别人的考试卷和默写本,回家悄悄改个名字给父母签字、换取奖励;逮着机会就去欺负一年级的小朋友,看见高年级的学生就会点头哈腰;走在放学路上会无故拿起石头砸向停在路边的车子;父母上班较忙,双休日完全是无人管状态,早出晚归总也见不到人……最初我只会在事后忙着灭火,每天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和提醒,同时不断求助于家长,希望家校配合促成改变。但一段时间下来,收效甚微。

小X对老师们的批评教育、爸爸的棍棒相加、妈妈的不停唠叨自动屏蔽,被揍也只能好一两天。渐渐地,我发现这种特别皮的孩子,大道理是不喜欢听的,他们已经听厌了,甚至感到抗拒。但沟通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知道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对症下药。于是,我改变了传统的谈话教育,改用合乎他们年龄段的方式进行沟通,用“他们国家”的语言进行交流,在倾听中帮助他弄明白“你做什么”、“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哪些行为你觉得是错误的”、“自己需要努力做到什么”等,慢慢走进他,尝试理解他,不再急于去惩罚他,甚至允许他犯错。

当发现小X很多时候只是想得到大家的关注时,我开始行动了。第一步是让他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信任,马斯洛说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小X也不例外。每天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大声并真诚地表扬,不迟到了要表扬,带了红领巾表扬,闭着眼睛做眼操了表扬,能跟着大家读书了也表扬,总之一切在别的孩子眼中最基本最正常不过的行为举止,在小X那却能得到额外的奖励和表扬。很明显,被表扬后的他,背挺起来了,眼神更专注了,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害羞的笑容。当然这不可能完全杜绝他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即便出了错,我也不直接在全班面前批评他,而是把他叫到一边,面对面坐下聊聊天,帮助他回顾一天所做的事,让他自己说说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太对,以关心和耐心唤醒小X的求真向善之心。

慢慢地,他提到的对的事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加强这种良好表现,我逐步安排些简单的工作给小X做,收发本子、领读、开关灯扇、卫生监督员等,让他逐渐产生一种集体意识,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从而发现自身价值。此外,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还需要其他同学的支持,帮助小X改善人际关系,多交几个朋友,形成引导和鞭策监督的正能量。两年的成长与坚持,小X的变化让每个人感到惊讶, 看着在掌声中笑得灿烂的小X,我想他是真的长大了。

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教室,就是应该出错的地方。不让出错,刻意地求顺、求掌控、求完美,学生和老师都得不到发展。学生有缺点、有困惑,老师有关怀、有引领,才会生成更多的可能性。

理解过错,允许反复,是一种期待。

 

故事二:我是一颗自卑的星星,我需要鼓励

每个班里总有些胆小内向、表现平平的孩子,这部分孩子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和遗忘的,因为既不够突出,又不属于“危险名单”,好似他们不要额外的关注与爱护也能按照自己的轨道匀速前进。实则不然,这些班级的“中间力量”也需要爱的阳光来引领,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他们能回味很久。

几年前,班里有个男生成成,从小就内向惯了,什么都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平时大气都不敢出,上课从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常常低着头,与之谈话也默不作声,交个作业都颤颤巍巍。走到老师面前总是习惯性地把手插在口袋里,倒不是因为他不懂礼貌、不知礼仪,其实是手里抓住个东西,他便觉得有了依靠、有了安全感,以此掩饰和缓解自己的紧张与惊慌。长此以往,他越来越胆小,越来越没自信,没有存在感的他势必越来越自卑,成绩也落在最后。班里调皮的男生都喜欢去招惹他,在小事上欺负他,因为成成从不会告状,从不会反击,从不会抱怨。直至有一次在妈妈的逼问下,他才说出被欺负的事实,也是直到成妈与我沟通,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他需要被看见!他需要真诚而具体的鼓励!我坚持时刻面带微笑地给他投去更多关注的目光。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和他当面交谈,不谈学习与作业,只谈他今天在学校的生活,谈他一天做了什么事,心情怎么样,有没有交新朋友,有什么困难,发现了什么问题……谈他愿意讲的,或是感兴趣的、有话可讲的东西,以此调动他的积极性,让他对我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最初的时候,成效不大,他还是见人就怕,不和其他同学交谈,不与他人玩耍,连和大家做游戏都吸引不了他,他的世界仿佛只有沉默与孤独。我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找他聊天,或长或短,尽力去发掘他身上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并对他更加宽容与关心,常常在面批作业时找各种理由鼓励他、表扬他,甚至找些悄悄话跟他分享,并常伴随一些示意友好的小动作,轻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头,甚至还和他握握手。

渐渐地,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成成在早晨和放学时开始和我打招呼了,一声声“周老师早!”、“周老师再见!”让我倍感激动和温暖。从最初小到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到坚定有力、阳光自信的句句问候,我的心都化了,他在改变!

一个多月过去了,成成慢慢对我敞开了心扉,与我交谈的时间长了,内容多了,氛围随意了,手再也不用插在口袋,再也不会捏紧衣角了。见时机成熟,我就趁热打铁,安排了一个小职务给他—— “课间小天使”,想让他更充分地建立自信,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加多地与别人交流,逐步融入班集体。不出所料,成成很乐意接受这项工作,每天留心观察同学们的动态与活动,从出操排队到课间言谈,事无巨细,只要大家有任何一点违规行为或安全隐患,他总能第一时间走到我身边告诉我。当然,这也是有个发展阶段的,一开始他不置可否,即使发现了班级的问题,但因为胆小,不敢直入主题,而是小心翼翼地与我接触,总喜欢等我进班级后,在我身边先踱来踱去,试探试探我,酝酿酝酿语言,有时候还要沿着墙壁在我身边来回走,踌躇不定。我想他内心一定在挣扎着,可喜的是,因为之前谈话的铺垫,他现在终于战胜了胆小,战胜了自我,敢于站出来汇报班级部分不规范学生的动态,我抓住机会,在他第一次的反映情况后,及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具体细致地表扬鼓励,夸他是个关心班级、关心同学的好孩子,让他初次尝到了勇气带来的满足与喜悦,大大激发了他的兴趣点,这既锻炼了他的勇气,又能让我了解大家课间的活动表现。后来他每天至少三次的汇报,让他越来越有信心,连上课也专心多了,甚至在他有把握的问题上,他能主动举手了!期中考试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更自信了!

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一个生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即通过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鼓励支持,给予平台,是一种信任。

 

故事三:我是一颗迷路的星星,我需要引导

小徐是班里的风云人物,哗众取宠的事没少做。刚接班时,他上课永远用左手撑着头,一条腿坐在屁股下面;下课在教室里横冲直撞,交作业、擦黑板都是冲上冲下,蹦前蹦后,嘴里常各种碎碎念,一有空就要跑去厕所,和三五好友偷偷谈论游戏。有一阶段为了增加谈资,顺带捍卫自己游戏界霸主的地位,小徐竟漏做甚至不做家作也要省下时间“杀“几把,哪怕第二天要重做、加倍做,他也毫不在意,反而乐在其中。周末更不用说了,就是他的快乐时间,有时还会玩到半夜,父母对手机、平板的严防死守、围追堵截,治标不治本,他是个鬼灵精,总能逮到机会,越不让玩,越是要变本加厉。

网络是把双刃剑,玩游戏稍微放松一下,我不反对,但不能成瘾,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知道小徐对信息技术比较感兴趣,了解的电脑知识很多,在班级活动中曾展现过优秀的制作PPT和剪辑视频的能力。一天下课后,我找到小徐说:“大家都说你是个电脑高手,能不能请你帮个忙?咱们班每月之星的评比活动用的是纸质的班级名单,统计麻烦,耗费时间,能不能请你为大家设计一份电子评比表,这样统计起来既方便又快捷。”我知道这个任务对小徐来说是

小菜一碟。果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小徐就将制作好的电子表格发给了我。不愧是电脑高手,行款合理,内容完整,而且还便于操作,我迫不及待地利用晨会课,让小徐进行了解说和展示。小徐在演示时毫不怯场,意气风发,我对学生们说:“我们要感谢小徐同学,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特长为大家设计出了电子评比表,让我们班的这项制度实施起来更方便!”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我又继续说:“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如果不能自控,很容易玩物丧志,影响学习。小徐同学为大家做了榜样,他能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为班集体服务。有些人用电脑,用着用着就变成了‘电脑玩他’,而小徐同学做到了‘他玩电脑,让电脑真正‘为我所用’”说完,我向小徐送去了一个微笑。听我这么一说,他眼神躲闪,低下了头。我想,他现在心情一定有点复杂,有兴奋自豪,还有一点惭愧。如果真的能让他在这种自豪和惭愧交杂的矛盾心理中产生自省,我想我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反话正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条缝,接下来,要让阳光透进去。我任命小徐为“电教总监”,负责周会课所有活动的课件制作和音视频剪辑,道法课的资料查找等,总之,有任何技术问题,同学们都可以向他请教,小徐也没让大家失望,精美的课件,创新的点子,有趣的剪辑,他成为了同伴们心中的偶像。一下子,小徐忙了起来,忙着显示自己的特长,忙着用技术干“正经事”,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打游戏呢?他找到了另一种独一无二、非他不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形象,不用再靠游戏和吹嘘,用电脑知识为班级服务带来的成就感已经在慢慢冲淡游戏的魔力。

自省比责罚更有效。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在教育中。  

引导自省,用其所长,是一种成全。  

 

故事四:我是一颗孤独的星星,我需要陪伴

并不是所有沟通都有效,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成功,并不是所有付出都会有回应。遇到真正身心特殊的孩子,虽然无力,但也要坚持去做些什么。

小汤上课经常要“出走”,从不学习,她喜欢发出怪声异响,不管何时都会大声自言自语,她一玩起来经常会忘记上厕所,吃饭总是边吃边玩,等到班级开始午读,她才端着饭盆一路闲逛去食堂,她口齿不清,很难说一句完整的话,她情绪易失控,发起脾气来歇斯底里。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她没有合适的办法表达,常会速度很快奔向一个人,双手举起做出吓对方的动作,会用手拍打、拉扯对方,加上她没办法把话说清楚,情绪又容易激动,所以朋友较少,但六年下来,她在课间走廊和厕所认识了不少别的班的孩子,一下课就会去招惹他人,缠着对方,跟在别的学生后面,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和人产生摩擦。在情绪失控时,小汤抗拒排斥一切交流沟通,给她糖果,想牵起她的手让她冷静下来,她直接用力打掉我的手,依旧在教室不停来回走动,伴随大声叫嚣和口齿不清的表达。没有办法,我就只能默默地陪伴,等了一段时间,她慢慢冷静下来,仍不时发出异响,不顾他人。一学期来,她只要一不按照她的想法和节奏来,就会闹,任谁也不能左右她想做什么,或者先做什么。比如,她吃饭比较慢,我建议她第一个排队打饭,先吃起来,她没有反应,就当没听到,想什么时候上来就什么时候上来,一定要先捣鼓自己的东西,哪怕最后一个打饭,她也要觉得她可以了,才会去做;上课一有鼻涕就要跑到前面来拿餐巾纸,一有痰就要跑到前面垃圾桶去大声吐,于是我给她单独配餐巾纸,单独找个垃圾袋,供她使用,但她还是喜欢到前面来;老师同学在上课,她需要什么就会立刻跑到学生那去借……丝毫没有规矩这个概念,也从不不顾场合,小汤想做的事一定要第一时间做,做不到就要乱发脾气。

运动会时,因为有同学说她随意脱袜子抠脚不卫生,她立马发起脾气,用身边的矿泉水瓶打人,后被我制止,她情绪异常激动,嘴里不停骂脏话、叫嚣,我蹲下身子按住她随意挥舞的手,跟她说有事可以跟我讲,我来帮她解决,没想到小汤竟咬字清晰地跟我说:“我就不跟你说,找老师有什么用,我就要自己打,你走开,我就要狠狠打,我不想跟你说话……”有了之前的经验,我明白在此种情况下,越是讲道理或是跟她搭话、关注她,她越激动,于是,我选择了冷处理,让她在操场上随意喊话、发泄,十分钟后,她发现我们都排队回教室了,逐渐没那么激动,在不远处骂骂咧咧口齿不清地宣泄着,最后她也知道自己拿好所有东西,跟着回来。回到教室后,我看她虽有情绪,但有了好转,就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肩,想进一步安慰她,没想到她很抗拒,转身躲开,我伸出双手抱抱她,不想让她在别的班级门口自言自语,扰乱他人上课秩序,她竟又开始激动地骂人,不让我碰她,正在气头上的她又跑到厕所去拍打厕所门,在厕所尽情发泄,一句话都听不懂,没有一个人能靠近,任何人与她讲话都会激怒她,我只能默默陪着她,等她自己出来,跟着她来回在楼道里走,到了放学时间,她说什么也不想回家,我整整陪她走了40多分钟,用尽了一切办法,后来让接送她的奶奶进了校园,我不出现,奶奶跟在她屁股后面劝了几句,俩人开心回家了。相比之下,我的教育是多么无力和苍白,除了陪伴,我竟然别无他法! 学期末小汤特别爱自言自语,不愿意坐下来,还喜欢在地上趴着,甚至打几个滚,让她起来也不肯,因为表达不清,所以我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她边说边比划,越比划越兴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终于,家长开始正视问题,妈妈愿意带她去就医了,虽然还有所隐瞒,最起码能去接受咨询了。

老师并没有超能力,不要奢求所有问题都能在你手下迎刃而解,所有事情都能靠你圆满解决,所有孩子都能按照你所期望的发生改变。不居功,不居高,不抛弃,无条件地陪伴,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你是关心他们的,默默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你的存在。

尊重差异,用心陪伴,是一种胸怀。

 

擦亮“星星”,看见欢喜

每一个孩子,就像一颗星星,都有它的梦想,都有它自己的光芒。爱他,鼓励他、宽容他、陪伴他,我们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温暖、美好,更能在教育的点滴中学会执着、柔软和善待。

教育的对象是不可复制的,教育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教育的方法是不可固定的,同样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孩子不一定有效,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高明技巧和动人故事,让我们感谢每一次相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让每一个有学生相伴的日子都看见欢喜,努力做一个擦亮星星的人!

 

推荐理由:来自一线的真实案例,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 阅读(49)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文章推荐:“爱”为底色,用“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