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西石桥中心 季芬
我原本是幼师专业毕业的,因为一些原因到了小学做老师,工作伊始就一直做班主任。
刚开始那几年, 因为没有经验,我天天补缺补差、追缴作业、调节纠纷,甚至“破案”……可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可悲的是,我呕心沥血,犹如春蚕蜡烛,尽情地挥洒着青春,期望值与收获却成反比。
后来,我改变策略,成了班级管理中的绝对权威,要求学生“不能……”、“不要……”,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还美其名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马威”外加“追穷寇”成了我的两大“法宝”。
这种“唯师独尊”的观念,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班级工作自然也就四处碰壁。
张玉石老师的《做班主任,真有意思!》一书中提到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兵法型、强制型、放任型和爱心型。对应张老师的分析,原来自己之前就是属于既像妈妈又像保姆的爱心型班主任,无形之中霸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的机会。之后则是属于气势凌人的强制性班主任,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只能无条件的服从。
这两种班级管理模式,均已失败告终。后来,我转变了观念,试着以爱心、诚心、细心、公心、责任心来善待学生、教导学生,与学生和睦相处,努力营造了一个团结向上、文明民主、宽松舒畅的班级环境。渐渐地,学生喜欢上了我,乐于向我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乐于在自己的小岗位上发挥才干,所以,我的班级管理才慢慢地有了效果。
现在,虽然已经不做班主任好多年,但我觉得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其他任课教师,如果都能转变观念、改变形式,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那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效果肯定也是非常惊人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不是制造“机器”的工厂。老师的使命也绝不是“照亮别人毁灭自己”,而是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获取人格的升华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当学生的脸上绽出笑颜,当心灵与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当我们体验到建成良好班集体后的乐趣,我相信,我们一定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