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科论文推荐】单元整体设计:小故事里的大智慧(钱军伟) 2023-09-2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小故事里的大智慧

——二上第五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钱军伟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直接指向思维能力的培育,尤其重视理性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也即理性思维的发展。如何依托现行的统编教材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本文以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用思辨性的学习主题精准统摄单元学习内容,用挑战式的学习任务、开放性的言语实践活动切实达成单元学习目标,用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动态监测单元学习过程,尝试构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的一般路径与策略,进而润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一、锚定学习主题,构建梯级任务

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理性思维”目标的定位“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1],发现“理性思维”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思维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二是思辨能力,包括辩证地思考以及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三是思考习惯,包括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等;四是理性精神,包括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等。“理性思维”的四个方面也规定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主题与任务、目标与内容。

从教材内容看,本单元是“寓言故事”单元,编排了三篇课文以及一篇阅读链接:《坐井观天》揭示了所处空间的大小与思维认识的联系,《寒号鸟》点明了做事时间的早晚与生活质量的勾连,《我要的是葫芦》阐明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刻舟求剑》廓清了静止与发展的转化。四个故事均很短小,但基本涵盖了认识客观世界、把握事物关联、尊重生命成长规律等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而又辩证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空间。

从新课标要求来看,本单元隶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要义是“思”和“辨”。“思”有思考、思维、思想之意;“辨”有辨别、辨析、辩证之意。基于以上理解,再对接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描述,我们锁定了出现频次较高、且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相耦合的“问题”“想法”“理由”等关键词。

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以及第一学段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行为等的特点,我们确立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的学习主题,试图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思考、探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鼓励他们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想法等自主充分、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积累言语经验、创生言语智慧、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围绕这一学习主题,我们设计了“故事大讲台”“想法大家谈”“办法大比拼”三个前后勾连、螺旋递升的学习任务,建构了学习主题统摄下的任务单元(整体设计框架见图1)。

1:“小故事中的大智慧”学习主题整体设计框架

三个任务围绕“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这个学习主题渐次展开,试着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去探究寓言故事中蕴藏的人生启示、生活智慧以及科学思维方法;同一任务中的多项学习活动彼此关联、层层进阶,从学习书本中的故事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分析事件的表象到探寻背后的思维,助推学生在思辨性阅读和创意化表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最终过上有品质的、有意义的生活。

二、开展实践活动,学习科学思维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三个学习任务,我们依据“在做事中学习科学思维”的实践逻辑,将学习任务进行了活动分解,设计了结构化的学习活动链。

学习任务一:故事大讲台。

先看图认识主人公,猜猜主人公是谁,读读他的名字,结合生活阅历或收集的资料谈谈对主人公的初步印象;再根据故事的不同表达方式绘制情节地图,如《坐井观天》是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可以绘制“对话式”情节图(图2),而《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两个人物或故事前后形成了明显的落差,可以绘制“对比式”情节图(图3);然后依据情节地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较完整地讲述寓言故事;最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分享课外阅读的寓言故事或推荐自己喜欢的寓言书目。

2:《坐井观天》“对话式”情节地图

 

3:《我要的是葫芦》“对比式”情节地图

学习任务二:想法大家谈。

先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或者表演主人公的言与行,在角色朗读、沉浸式表演中反复体认主人公的真实想法;再读读旁人说的话,与学习伙伴讨论、交流“谁说得对”“你认同谁的说法”,并说清理由,初步辨析不同说法(看法)的“正”与“缪”、“合理”与“荒诞”;最后关联生活中类似的人物或现象,有中心、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面以《我要的是葫芦》为例,具体讲讲如何在系列化的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活动一:演演主人公的说法

可以分三次表演: 

第一次,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激动地说:              

第二次,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邻居劝他赶快治一治,他奇怪地说:“              

第三次,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他一边跺脚一边说:              

 

第一次和第三次是根据插图上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自己的生活阅历自主想象的,第二次可引用课文中人物的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也可适当进行改编。为增强身份感与代入感,每一次表演可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表情和动作等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二:比比旁观者的看法

“体验式”阅读:看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邻居是怎么说的?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在交流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邻居给他提出了什么忠告,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回应的。再“思辨性”讨论:你认同谁的观点,简单说说理由。在说理由的过程中逐渐明晰:种葫芦的人只想得到小葫芦(部分),却没有顾及葫芦藤(整体),由于缺少统筹性思维,没有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什么也没得到。

活动三:说说“我”的想法

找找、填填生活中类似的人或现象,再借助表格有条有理地说说自己真实的想法(表1)。说想法的时候,可以先依托句式“我觉得……就和故事中的人一样,因为……”,有条理、重证据地谈谈对生活中“类似的人”或“类似的现象”的初步看法;再大胆地猜测“这样的人”的最终结局,或者“这样的现象”的不良后果。尝试梳理并说清“做法”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

1:《我要的是葫芦》“说说‘我’的想法”记录表

生活中类似的人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我”的想法

 

 

 

 

 

 

 

 

 

       学习任务三:办法大比拼。

先借鉴旁人的观点以及自己的合理推断,各自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支个“招”;再对大家分享的“招数”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讨论,遴选出最佳的办法;最后针对生活中看过、听过的类似的“傻人”或做过的“傻事”,有理有据地劝一劝或进行较为深入的自我反省。下面以《寒号鸟》为例,谈谈如何通过三个进阶式的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学习任务。

活动一:“我”来支个招

先根据情节图回顾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做法(图4),辨析不一样的做法透射出来的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喜鹊,认为凡事应该防患未然、有备无患,所以在冬天快要来临之际就开始勤快地做窝;寒号鸟,目光短浅,得过且过,又十分懒惰,所以天气暖和的时候只顾睡懒觉、拼命玩耍,结果在寒冬腊月里被活活地冻死了。

4:《寒号鸟》“对比式”情节地图

再圈画故事中的关键词句,借助句式“如果……,就……”,用不同的说法给寒号鸟“支招”(图5),注意说清做窝的时间、所用的材料及方法等。最好能运用喜鹊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假设,进一步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寒号鸟啊寒号鸟,如果你像           ,就能           

                  寒号鸟啊寒号鸟,如果你不           ,就会           

 

5:“我”为寒号鸟支个招

活动二:找找好办法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评价支架(图6)分析、梳理同学们给寒号鸟“支的招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类、讨论、判断、比照,评选出最佳的办法。

 

6:“我”为寒号鸟选选好办法

活动三:劝劝身边人

针对梳理出的像寒号鸟一样的“傻人”,或经历过的像寒号鸟一样的“傻事”,同桌俩尝试运用“三段式”互相劝一劝、演一演。首先,陈述事实;其次,说清这样做的危害;最后,结合寒号鸟的典型事例提出合理的建议。

示例:

弟弟啊,我老早就提醒你图书馆借来的《小巴掌童话》,每天要坚持看5页,可你倒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借书的期限马上要到了,如果你再不抓紧看的话,就得增加费用来续借。你可不能像寒号鸟一样做个懒惰虫,应该向喜鹊学习,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定时定量加快阅读。

三、设计过程评价,实施动态监测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评价是决定核心素养能否落到学生身上的关键因素。根据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特征和评价要求,我们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着重收集并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关键表现和典型作业(成果)。结合既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本单元学习中的关键表现主要锚准讲故事、提问题、说想法、表演、小组讨论等,典型作业主要锁定绘制的情节地图、填写的记录表、交流的办法等。旨在检测“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创意化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高水平的、复杂的思维能力,从学习结果的角度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促使学生濡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滋养严密的思辨能力,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涵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理性精神。

新课标着重强调:“评价要真实、完整地记录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表现,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2]为帮助学生即时“看见”每项任务、每个活动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进行反省和再修正,建构主体自信,提高元认知能力,真正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3]特对本单元学习主题统领下的三大任务的完成过程及最终成果,进行具体、可观测、可评价的水平描述(表2)。

2:“小故事中的大智慧”三大任务的水平描述

学习任务

关键表现

典型作业(成果)

故事大讲台

1.能借助插图等认识主人公,说说对主人公的初步印象。

2.能熟读单元中的4个寓言故事。

3.能依托“对话式”“对比式”情节地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较完整地讲述4个寓言故事。

4.能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分享读过的寓言故事,推荐自己喜欢的寓言书目。

1.能绘制合适的情节地图,快速把握故事内容。

2.能编制图文并茂的故事阅读单,分享读过的寓言故事。

 

想法大家谈

1.能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能展开合理想象,表演寓言故事中人物的做法、说法或想法。

3.能辨析主人公和旁观者说法(想法)的正误、优劣,并说清理由。

4.能借助句式有条理、重证据地谈谈对生活中类似的“人”或“现象”的初步看法,大胆猜测其结局,梳理并说清“做法”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

1.能完成“说说‘我’的想法”记录表,并借助表格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2.能针对生活中类似的“人”或“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问题单,与同学一起探究、讨论、交流。

 

办法大比拼

1.能凭借句式“如果……就……”,从多个角度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支个招。

2.能根据评价单对分享的办法进行归类、比较、分析、判断,筛选出最佳的办法。

3.能针对生活中看过、听过的类似的“傻人”或做过的“傻事”,有理有据地进行劝说或较为深入的自我反省。

1.能提取故事的关键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等说出或写出相应的办法。

2.能运用“三段式”进行具体劝说,陈述事实、说清危害、提出合理建议。

哲学家黎鸣先生认为,逻辑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琴声”中最弱的一根“弦”[4]。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对于人的学习和生活尤显重要且必要,这也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未来社会以及创新人才作出的强有力的回应与贡献。我们应锚准“思辨”,立足新课标中“理性思维”的四个方面,不断探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更为多元、更为鲜活的存在样态与实施路径。

 


[简评]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直接指向思维能力的培育,尤其重视理性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以积极主动地回应与培养未来社会亟需的创新人才。设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应锚准“思辨”这个核心词,聚焦理性思维的“四个方面”整体提炼统摄性的学习主题,设计梯级的学习任务,分解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元、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科实践中涵育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

[备注]

该论文已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23.7-8。

 

 

  • 阅读(4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