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4课《俄罗斯》
教师:陈雪琴
日期:2023年5月17日
参与:史地教研组全体教师
一、学生参与度
该班学生听课专注全程参与度高,这一点尤其可贵。参与分为集体与个人,相互呈现。每一组均有个别学生参与,教师关注到了全体,并且引导到位。
学生的参与随着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具有深度,效果明显。基础知识教学扎实。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总结性,在初一学生中属于比较强的。
二、教师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板块清晰,由3大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性质→面积→位置
第三板块:战斗民族→交通运输→地形
2.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展现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
3.教学基本功
教师循循善诱、语言简练、课堂应变能力较强,缺少板书。
三、核心素养培养
1.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观念。喜欢喝酒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气候环境与纬度位置的关系。
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思维,俄罗斯战斗民族(基本的思维方法)、自然环境(热带草原气候)、历史因素(战争不断)、面积(全球最大。
3.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认知方法俄罗斯是我国邻近国家第3个代表区域。认识一个区域现在不再追求面面俱到,以前追求地理八股,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流、人口、经济、文化,现在强调一个区域最突出的人特点,战斗民族、面积达。
四、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一、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问题呈现方式多样,有直接出示、问题导入、分析引出、图示导出。
提问注重实用性:前后知识联系对比,例如分析俄罗斯人爱喝酒。分析是本节课的亮点,注重知识认知、生成,注重引导,层层分析,适当拓展。综合性问题稍欠缺,评价到位。问题设计与学生比较匹配。
二、讨论的实效性
讨论问题有效,整体性、层次性、启发性、拓展性四方面呈现明显,师生问答环节自然流畅。课堂驾驭力较强,讨论的效果好。
五、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
一、学习状态
学生听讲认真专注,能够积极理解老师的讲解。课堂上,教师设计了很多问题,师生互动机会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大部分问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二、学习效果
教师预设的目标达成度高。
(1) 知识的联系,讲到贝加尔湖分析其成因,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2) 课堂小结和课堂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本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非常好,学习效果显著。
(3) 地理分析能力方面,从课堂表现看,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方面的能力都较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