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活动设计与解说 2022-09-03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教学设计 资源年级:九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学”的活动设计。它包括单纯教师活动,单纯的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活动,生生互动活动。

      单纯的教师活动,主要有课堂导入,任务布置,环节过渡,环节小结等。也就是常说的“引”“放”“转”“收”。活动形式以“说”为主,在有些活动中,也可能边板书边说。

      单纯的学生活动,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指定或学习任务单的指引,而进行的“听”“记”“读”“写”活动。

      生生互动,多为小组合作,或学生交流评点。

      师生互动,多为学生班级交流时的点拨指导,或者教师演示过程中的互动。

为了活动能相对聚焦,每个任务最好能依托一个具体的教学凭借来设计活动。

      例如,《三顾茅庐》的第一个子任务:梳理故事情节,明了叙事“起落”

    简单一点,就是明确起点“访”之后,用碎问的方式推进。

    起:刘备欲再访诸葛亮。能访到吗?

    落:能访到。诸葛均说了“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 

    再起:诸葛亮今日在家。他会在干什么呢?

    落:在睡觉。

    再起:他大白天睡觉,会见刘备吗?

    落:会见。

    再起:一个大白天睡觉的人,会给刘备讲点啥?

    落: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规划。

    再起:规划都给刘备做好了,是马上就跟刘备出山吗?

    落:没有。是刘备以天下苍生哭求才答应的。


    如果有一个具体的教学评借,就可以避免这种单调琐碎的问答。

    我们可以引入情节图作为教学凭借。(参照教材第93页的示例)

      第一步:教师明确两条情节线:一条是与刘备有关的,一条是与诸葛亮有关的。

      第二步:学生读课文,选取恰当的标志性情节动词,

      第三步:学生小组合作画情节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动词,然后用线段连接,注意线段并行与交叉。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标注出“伏笔”或“悬念”等。

      第四步:小组代表上黑板板书本组的情节图,并进行解说。其他同学对解说中的问题,可以质疑或补充。

      第五步:教师评点,并结合学生板书,谈情节的“起落”,然后追问:“在上述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中,关于诸葛亮的细节点安排中,哪个点最让你意外?”说理由。为过渡到下一个子任务做铺垫。


      不难看出,有了教学凭借,学生的活动时间可以更集中,活动参与面可以更广,活动层次可以更丰富。学生基于课堂生成出来的内容可能会更多样。


第二个子任务:找寻人物言行中的矛盾,把握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完成这个任务,可以用圈画批注为教学凭借。

      步骤是先教后学再展示。

      先是教师PPT投影诸葛亮某一言行矛盾点,并指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理解的角度批注。

      然后,学生自己读课文,找诸葛亮的言行矛盾点,先各自做批注,然后组内交流。

      最后,班内交流展示。

也可以用心理还原为教学凭借。

     步骤依旧是先教后学再展示。

     先是教师PPT投影诸葛亮某一言行矛盾点,然后揣摩诸葛亮的内心想法,进行心理还原,以“假如我是诸葛亮,我当时是怎么想的”为话题说话;其他同学思考,通过这样的心理还原,我发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然后,学生自己读课文,找诸葛亮的言行矛盾点,先各自选点说话,然后组内交流。并概括出诸葛亮的有关形象特点。

       最后,班内交流展示。一个组进行心理还原,其他组注意倾听,并进行形象概括。

      

       还可以用其他凭借设计活动。

     不管是哪种活动,教师在评点后应该追问:从这些矛盾点中,我们发现诸葛亮内心深处最大的矛盾是什么?从而引出“高卧”与“出山”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从而过渡到第三个板块学习。

第三个子任务:观外貌,品诗句,探究诸葛亮性格的文化内涵。

     这个教学的难点。可能很多老师以为无需深究。如果学情不支持,不究也无妨。     (我们第三个子任务,可以放弃纵深探究,选择平面而行。思考:由原本决定“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为何还是出山辅佐刘备;从而立足刘备求贤过程中曲折及其言行表现,分析刘备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最终收束在这是一对怎样的君臣,寄寓着古代知识分子怎么的理想。     完整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展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明君形象,更展现了诸葛亮雄才大略、心忧天下,又淡泊名利、追求人格独立的大贤风范。刘备与诸葛亮的这种君臣关系,以及诸葛亮自身的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形象,都是自古儒家所倡导与追求的,寄寓着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愿望。


    如果学情允许,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究,也是有意义的,毕竟单元提示中明确提出“把握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如何展开这项探究性学习呢?

     文本间隙中的矛盾,无疑是不错的凭借。

      例如,利用人物言行服饰的不统一,就诸葛亮的身份进行辩论,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到依据。

     教师先PPT投示或板书:A.耕夫  B.儒生  C.道士

      学生先做出判断,后进行分组探究,细读课文,找出依据,主要人物的动作,服饰,语言与诗句。

      然后,进行班内交流。

      在此基础上,教师PPT补充材料,学生结合材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并尝试推断“隆中高卧”这个典故的意思 (此典指人怀有治世才干,待时而起):

      材料1:仰身而卧,称作尸睡,儒门有“睡不尸卧”之戒,然道教“未学生,先学死,”能行胎息僵尸之功,亦是仙人境界。

      材料2.大梦:道家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原意谓死为大觉,则生为大梦。

      材料3   刘备成功说服诸葛亮的那两句话: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材料4   儒家认为:一个读书人,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便是入仕。

        教师小结: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其实就是三者的完美结合,既有道仙的行貌举止,又有儒士的救世情怀,更有农夫的躬耕精神。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能夜观天象,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高人奇才;还是一位喜爱躬耕,又心忧天下,关注民生疾苦的隐士大贤。     

      他是一个待时而动的高人,是隐身农耕的雅士。他既超然出世,又慨然入世,是有着救世情怀的卧龙。     

     他才是《三国演义》真正的灵魂。

【尾声】

       三个子任务大体设计完之后,我们就开始思考“教学的导入与收束”,思考教学过程的具体细节和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课后作业设计。

      思考至此,年轻教师可以动手写详案,重点考虑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节以及自己的应对预案。(很多时候,那些预案就是备而不用。但有与没有,对积累教学经验差别极大。)

      思考至此,对我这样以老教师自居的人,剩下的事,就是做好PPT、设计好板书,准备好需要的教学用具。

     《三顾茅庐》的备课大体思考流程就这样。

       看起来简单,断断续续,还是花了三天时间,而是具体的教案依旧没有成形。感兴趣的,只能你们自己去粘贴整理了。

  • 阅读(13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