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风格的解体
——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
一、 教学内容
1. 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预兆》、第二首《往事》和《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2. 了解表现主义相关的音乐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体系
二、 教材分析
创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乐曲》是勋伯格从调性音乐转向无调性音乐的重要作品之一,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五首管弦乐曲的标题分别是《预兆》《往事》《湖边晨景》《色彩》《突变》。其中第一首《预兆》表现了恐惧和焦虑的情绪,第二首《往事》具有抒情的风格,表现了沉思的情绪。而十二音体系则是勋伯格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其代表作品《一个华沙的幸存者》表现 了二战时期希特勒用毒气残害百万犹太人的历史事实,通过音乐让人们直观的面对了当时那个社会最黑暗病态的一切。
三、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的经验和音乐理论基础,认知和分析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聆听音乐后进行一些音乐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勋伯格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完全可以做到。并且信息时代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自学能力,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与表现主义相关的知识在课上进行交流。
四、教学目标:
1.欣赏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对表现主义产生兴趣。
2.学生能够聆听并分析《五首管弦乐曲》第一、二首,并能区分两首乐曲在音乐风格的不同和创作手法上的共同点。
3.能够了解掌握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以及十二音体系、无调性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简单的创作;能够了解勋伯格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简介以及其代表作品。
五、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聆听并分析《五首管弦乐曲》第一、二首在音乐风格及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了解掌握表现主义的音乐特点及十二音体系、无调性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简单的创作。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八、教学过程:
(一)、片段对比,问题导入
1、教师弹奏两段音乐,学生对比欣赏并思考:哪段音乐旋律感比较强?
2、出示谱例:第一段音乐的主旋律是围绕着哪一个中心音(也就是主音上下起伏的呢?)
3、师生共同哼唱感受并发现主音1,由此引出调性音乐。
4、出示第二段谱例:听起来有什么感觉?相较于刚才的调性音乐,你们觉得我们可以把这类音乐叫做什么?
5、引入主题: 20 世纪初有那么一个人,第一个进行了不符合人们欣赏心理的无调性音乐的创作,他就是勋伯格
6、出示课题:传统音乐风格的解体—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弹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欣赏,初步了解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的区别。
(二)、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
1.完整欣赏,同时思考:
(1)乐曲的音响效果有什么特点?
(2)它又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
2.出示标题:作者给这部作品取了一个什么名字?符合我们的心理感受吗?(课件展示《预兆》)
设计意图:完整聆听音乐,提出问题,用语言激发学生思考、感受音乐。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音乐感受,让学生形成对无调性音乐的感性认知,把握对音乐的直观感受。
「过渡」那么勋伯格到底是通过怎样的音乐手法来表现这种预兆呢?
2.学唱主题旋律:
(1)出示谱例:乐曲横向的主题旋律复杂吗?主题旋律重复演奏时什么发生了变化?
(2)按力度记号的要求跟琴哼唱谱例
(3)总结:虽然乐曲的主题旋律在不断的重复,但是由于力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每一次出现给我们的听觉感受相同吗?
「过渡」我们再来看看如此短小的旋律在音乐中是怎样发展的?
3. 片段赏析
(1) 再次聆听作品呈式部,思考音乐的节奏和音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节奏:紧凑/松散/忽紧忽松?
音高:一会儿很低,一会儿很高,变化很大
教师归纳:节奏的变化以及高低音夸张的对比,正是勋伯格所想呈现的一种新奇的,独特,怪异的效果。
(2)继续欣赏乐曲展开部,同时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乐器的音色让你觉得很不和谐,甚至有点另类,刺耳?
勋伯格在这首作品里创造性地给铜管乐器加了一个叫做弱音器的装置:1、降
低音量 2、改变乐器的音色 3、影响乐器的音准
(3)总结:勋伯格正是利用了这些新鲜的乐器音色和配器效果构成了一种明显的变化、对比,形成同学们所说的惶恐不安,痛苦,焦虑的情绪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音乐体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通过音高,节奏,速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4、勋伯格创作的历史背景
(1)提问:勋伯格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创造出如此特别的音乐?(战争,灾难,恐怖,家庭变故…)
(2)介绍勋伯格创作的第一时期:1908 年以前,勋伯格的创作属于调性音乐
(3)20世纪上半叶欧洲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经济危机的出现
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勋伯格是犹太人,而希特勒当时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因此他最迫切想要反对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归纳总结:反对压迫,追求公平
(4)音乐中有哪些“不公平”呢?
(根据导入环节得出)在调性音乐中,音乐必须围绕主音进行,且最后一个音要回到主音才有结束感。 ——取消主音
(5) 出示无调性音乐定义:自此,勋伯格的音乐创作进入了第二个阶段:1908
~1922—无调性音乐时代
设计意图:通过对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分析、探讨,初步了解勋伯格创作的第二个个阶段,了解勋伯格的创作手法转向无调性的历史背景,为下一步由浅入深地理解作品、感受其无调性特点打下基础。
5、结合美术作品介绍表现主义:
(1)结合四幅风格不同的美术作品再次欣赏《预兆》
(2)出示问题:你们能感受出哪两幅绘画作品和音乐相通?它们是属于哪种风格?
第一幅《呐喊》: 第三幅《生与死》:
(3)提示总结—“表现主义画派”
(4)介绍表现主义:(打开书本p152)
1·表现主义出现在那个历史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
2·最先出现在哪个领域?
绘画,文学,后扩展到音乐领域
3·作品多表现什么内容?
作品常常与病态、死亡、失常相连, 以表现作者主观心理冲动为主
(5)总结:勋伯格正是受到了表现主义的影响, 因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表现自己内心的冲动。由于常年旅居维也纳,后来与徒弟贝尔格、韦伯恩一起创立了“新维也纳乐派”,为表现主义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表现主义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探讨美术作品与音乐作品的共通之处,使学生在听觉感受中产生自己的观点,产生与之相联系的视觉感受,表述审美体验。
「过渡」如果说刚才欣赏的《预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焦虑,恐惧,痛苦的情绪,那么勋伯格其他的无调性作品又会带给我们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感受呢?请对比欣赏剪辑版的《五首管弦乐》的第二首
三、 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
1、出示问题:思考第二首作品与第一首《预兆》在音乐风格上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属于无调性作品,都听起来比较杂乱,不和谐,不优美。
不同之处:补充表格
2、发挥想象,自取题目:晨光/往事/突变
3、体会乐曲风格特征:
(1)听乐曲横向主旋律(老师钢琴弹奏),提问:旋律复杂吗?
(2)横向的旋律经过作曲家纵向的创作后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了?(弹奏加入和声的乐曲主旋律)(平行四度下行级进的和声,这也是无调性音乐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3)最后加入乐器的音色效果后,还显得那么突兀吗?(播放音乐片段)
(4)简单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精致细腻的音色就是这首作品的三大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作品的对比欣赏分析,肯定学生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
四、 无调性音乐的创作:
1、总结无调性音乐的基本特点
2、分享创作,检测回顾:
分享两段其他班同学们在上完这节课以后进行的创作,同时也作为一个课堂小检测,听辩哪段创作和勋伯格《预兆》的表现手法相似?哪段又和勋伯格《往事》的表现手法相似?
3、总结:同学们的创作虽然很简单,但是或多或少都能表现出无调性音乐的特点,同学们以在课后进行分组的探索创作,进一步加深对无调性音乐理解。
设计意图:鼓励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欣赏同龄人的创作,不仅完成了课堂阶段性的检测,也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无调性音乐的创作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五、十二音创作技法时期(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1、简单介绍十二音创作技法
(1)先出示图谱,钢琴弹奏体会四种形式
(2)后课件出示十二音创作技法:
1、十二个不同的音符不重复地随机排成一个序列
2、运用序列的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等形式组成一部作品
2、十二音技法创编:
出示一段简单旋律,运用“十二音技法”编创一段旋律的逆行,倒影和倒影逆
行?(时间关系可只创作逆行旋律)
教师截取部分同学的答案,在钢琴上弹奏,听听逆行的音响效果
「过渡」勋伯格运用这种十二音技法创作了许多大型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一部非《一个华沙的幸存者》莫属。作品表现了“二战”期间希特勒用毒气残害成百万犹太人的历史事实,刚才我们的创作原形就来自于这部作品。
3、欣赏《一个华沙的幸存者》视频片段
(1)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表演形式?
朗诵(朗诵者是见证者,用英语)
男声合唱(走向死亡前唱的众赞歌,用希伯来语演唱)
管弦乐队(伴奏,烘托情感)
(2)补充提问:音乐作品中加入人声合唱这种形式,勋伯格并不是第一人
你们知道谁才是首创者吗?
(3)归纳总结: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创造性地加入了人声合唱,如今勋伯格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创新,在管弦乐作品中用人声进行朗诵、述说、歌唱,为音乐作品增添了一份独特性和神秘感。
设计意图:十二音体系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运用图谱加以教师叙述可以简化其难度,并且通过简单的创作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十二音技法的印象。最后通过《一个华沙的幸存者》作品赏析,不仅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最黑暗的一面,更能使学生走进、理解、欣赏勋伯格的音乐。
六、精神文化提升
1.总结创作三阶段:调性音乐、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
2、讨论与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于勋伯格的音乐作品和表现主义音乐流派的态度是怎样的?有几种答案供选择:喜欢 ;一般 ;不喜欢。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3、总结提升:勋伯格大胆求新、求异,完全抛开了已经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理论,开创了无调性音乐的先河,首创了十二音音乐体系。不愧是位“屹立在通往现代音乐入口处的巨人”!
4、拓展延伸:谭盾《地图》(播放视频片段)
设计意图: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相对于高中生而言比较难产生共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一定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因此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自由抒发观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总结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勋伯格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并产生兴趣在课后进行创作与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