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CLIL是指用外语学习非语言课程的“双聚焦”教育路径,双聚焦即学科专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并重。英语·科学融合学习是CLIL教育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本文以Light Up Science(3A)Unit 4 Soil and Rocks Lesson 2 Rocks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制订英语与科学融合的学习目标,如何在“双目标”导向下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开展过程性评价促进“双目标”的实现。
穆寅跃, 范颖. 2022. 英语·科学融合课学习目标及活动的研究——以ROCKS一课的设计与实践为例[J]. 英语学习, (2): 43—48
教材和学情分析
Light Up Science(3A)Unit 4 Soil and Rocks Lesson 2 Rocks一课的学习主题是认识土壤和岩石圈层。Unit 4包含三课:第一课研究土壤及其组成成分;第二课基于观察比较,对岩石进行描述和分类;第三课探究土壤、沙子、岩石三种不同地表材料的排水性。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发展学生对地球及其自然特征的研究兴趣;能应用主题相关词汇及句型进行简单表达,在探究主题的情境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Lesson 2 Rocks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岩石特征。首先,教师出示了教材中描述岩石(rocks)特征的词汇:粗糙的(rough)、光滑的(smooth)、带斑点的(speckled)、带条纹的(striped),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多感官体验认识岩石,比较其不同的形状和表面。
然后,教师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岩石的概念,包括“岩石是天然形成的(from nature)”,力求引导学生构建岩石的概念,并应用概念判断物体是否为岩石,再用句型I think / I don’t think..., Because...表达观点。
接着,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和教学内容,补充了根据特征给岩石分类的探究内容,还拓展了表达观点的句型“I think they can be a group. Because the... of them are the same.”,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定标准,给岩石分类。
本课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通过四年的科学学习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认识自然科学的方法。学生在北京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阅读拓展课上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材料的知识,能用英语对石头(stones)进行简单描述。总之,学生以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和语言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英语自然拼读技能,大多数学生能尝试拼读本课出现的smooth、speckled、striped等词汇。
单元学习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并进行小组合作,为其在学习中制订学习策略、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初步学习了观察、比较、分类、记录等学习方法。因此,本课将继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聚焦学科知识、聚焦“双目标”,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学科融合学习中“双目标”的制订
为了精准制订教学目标,英语、科学两学科的老师开展了跨学科教研。老师们各自结合学科特点对课标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核心概念进行介绍,反复研读和讨论教材,深入剖析编者的设计意图,最终明确两个学科涉及此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并进行整合。
1
结合教材内容,
分别思考科学与英语“双目标”
从科学学习的角度看,学生要能够:对石头和岩石进行分类;描述一些石头和岩石的共同特征;理解石头和岩石的多种用途。由于教材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明确描述语言学习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具体设定。除此以外,教师还要结合科学学习内容进行概念建构,思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的语言支撑。
因此,本课的英语学习目标制订为:
能用rough、smooth、speckled、striped等词汇对岩石进行简单描述;
应用I think / I don’t think..., because...等句型表达观点;
用I think they can be a group. Because the... of them are the same.等句型说明原因。
2
尝试将科学与英语目标彼此嵌入及融合
科学与英语目标融合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目标必须依托学科活动,有了学科目标,语言才有归属,才能“让语言回家”;二是语言目标的设定要能反作用于学科目标,让学科目标更加具体、丰富,突显概念建构和思维发展的设定。
首先,在目标表述上应做到科学目标在前,语言目标紧跟其后,与其匹配。
●目标①:通过触摸、判断、观察岩石等活动,能用rough、smooth、speckled、striped等词汇对岩石进行简单描述。
此目标首先说明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触摸、判断、观察岩石),随后提出了在此次科学探究中学生对四个英语词汇应掌握的水平。
其次,教师应围绕需要训练的表达逻辑关系的英语句式,围绕学生应逐步积累的有关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工程等方面的专业词汇,生成新的学科目标。教师不必完全按照英语知识、技能进行目标设定,而应该更多地考虑科学学习的内在逻辑。
●目标②:理解岩石的概念,应用“天然”“人造”“硬度”的标准判断某物是否为岩石,并应用I think / I don’t think..., because...等句型表达观点。
●目标③:探究不同岩石的具体特征,通过比较这些特征的异同确定标准,给岩石分类,并用I think they can be a group.Because the ...of them are the same.等句型说明原因。
目标②要求学生在明确岩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原因;目标③要求其在比较的基础上,用英语说明岩石分类的方法和原因。两项目标都注重对因果关系句式的运用,注重对科学专业词汇的扩展。教师将科学探究作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用英语词句表达观点、进行论证。
再次,不论科学目标还是英语目标都要有所取舍,适当调整难度,比如选择舍弃或凸显特定内容,对某些词汇、句式的掌握不做硬性要求,达到互促双赢。
例如在学习目标①中描述岩石特征的词汇时,突出了对“发音、整体认读、了解含义”的要求,弱化了对“写”的要求。目标②和③的达成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尝试,降低了语言学习难度。而相对于常规科学课,科学目标的难度也有所降低,如对岩石结构中颗粒粗细、有无层理的鉴定降低为观察岩石表面是斑点状还是条纹状;对岩石软硬科学测定方法的掌握则不作要求,弹性处理。
3
基于学情定位学科充分融合的“双目标”
教师结合学情,除了设定以上提及的三项学习目标外,将目标④设定为:在开展小组合作和学习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观察、实践、对比、分类、总结的学习方法,形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总之,确定学科融合学习目标是在准确提炼各学科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行融合。目标设定既不能是两学科目标的罗列,也不能是简单叠加。确定学科融合学习目标要关注内容的联系,目标表述要准确、有逻辑。目标的确定应聚焦学科知识与概念,聚焦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聚焦“双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以“双目标”为导向的学科融合课堂上,笔者尝试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方向,为其搭设思维阶梯。
1
解暗箱活动唤醒学生整体经验
解暗箱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教学活动,应用到英语+科学融合课中同样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共开展两次解暗箱活动。
在认识岩石环节,教师通过开展解暗箱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操练。教师把石头放进箱子后,首先邀请学生触摸并描述手感,然后回答“它是什么?”,引出岩石这一话题。这样的活动增加了神秘感,促使学生能更加专注地体会岩石的特征。
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出本课新词汇。第一步,教师出示单词,引导学生观察,并在情境中理解单词含义;第二步,教师请学生尝试自主拼读单词并提供指导;第三步,请更多的学生触摸石头,让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重复单词。教师还可鼓励语言程度较好的学生使用简单的句子对石头进行描述,如It’s rough / smooth...等。这样的活动可以在感官体验和抽象的单词学习之间建立联结,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积累表达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帮助其加深印象,促进学习和理解。
在判断岩石环节,教师再次开展解暗箱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体验,引发“是不是岩石”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有逻辑地表达和辨析的欲望。教师把砖头放进箱子并邀请学生触摸,同时抛出问题“Are they rocks? Why or why not?”。学生触摸后,教师从箱中拿出砖头,请学生再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一方面,这样的操作凸显了视觉参与观察后的反差,“埋伏”冲突,意在引发思考、质疑和观点交流,让学生建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在活动中结合学生的表达,可以适时引出from nature、man made等拓展语言,鼓励学生在师生交流和生生讨论中用这些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此活动在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应用的同时,还渗透了“准确辨认岩石需要多种感官,尤其是视觉参与”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科学选择探究方法、注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在活动中,教师聚焦“双目标”,给予学生有效评价。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或是英语表达,而是聚焦学科概念,兼顾“双目标”,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和达成“双目标”。
例如,在判断岩石环节,教师依据目标②抛出问题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观察回答:“I think they are rocks. Because they are rough.”。显然,这位同学很好地应用了本课的功能句型进行表达,达成了语言学习目标,但是,学生在理解岩石的概念上却完成得不好,没有正确说明判断岩石的理由。这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否定评价,而是用英语追问,让学生思考是否粗糙的物体就是岩石,然后随机在教室里指着粗糙的物品再次提问。学生思考后推翻了自己的观点。
同样,当学生说“I think they are rocks. Because they are irregular.”时,教师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追问。以追问代替判定,能在鼓励学生继续用英语表达的同时,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概念进行思考和判断,从而更好地理解岩石的科学概念,最终有助于双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这样的方式还巧妙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2
中英混合表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
在暗箱辨物之后,教师出示6幅图片,再次给学生提供观察、比较并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岩石的机会(见图1)。
图1.
6幅图包括砖头、鹅卵石、大理石、水磨石、煤矿石、玻璃片。这些外形各异的实物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但是,受年龄和语言基础的限制,学生能用英文表达的观点和内容难以展现其认知冲突,而有认知冲突需要开展思辨的内容却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就给孩子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带来了困难,很多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却不知道怎么用英文表达。
此时教师作宽松处理,允许学生英汉互补输出表达,判断哪幅图中是岩石并充分阐述原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时不必“唯英语”,而是应该先顺应学生的思维,让其说出观点,随后再帮助学生将构成汉语段落的词汇逐步替换为英语,鼓励学生输出更深刻、完整的观点。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纷纷自信地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正确的语序,向全英语表达观点这一目标逐渐迈进。“中英混合”的表达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连贯,思维顺畅并向深度发展,是兼顾科学、英语融合目标,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必经之路。
3
学习支架助力“双目标”有效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活动定向提供学习支架。在探究岩石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你想对哪些岩石的特征进行探究?并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梳理关键词color、shape、pattern、feel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制订研究方法、开展小组观察。
接着,教师以一块岩石为例,示范如何应用学习单填写观察方法和角度。此后,学生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正所谓“有扶才有放”,活动定向是支架式学习的体现。沿着教师搭建的学习“脚手架”,学生从模仿学习顺利过渡到小组独立学习。
4
问题引导促进探究活动延伸
与常规的学科课堂教学相比,融合式教学更加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共同探索、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生成也具有更强 的变化性和随机性。因此,教师在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还要关注融合教学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捕捉其亮点,并通过问题给予学生清晰的引领,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平台。
在探究岩石特征的分享环节中,一位学生在描述岩石特征时说“It can be cut.”,教师及时捕捉并提问“What did you use to cut the rock?”,学生回答“Ruler.”。之后,教师再追问“Can we cut rocks with ruler?”学生思考后回答“No.”。教师随即给出建议:“What tools can we use? After class, try to choose other tools. And be careful please!”
通过这样的追问、反馈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观点,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并在课后继续开展观察岩石特征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打开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深度思考,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
5
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兴趣、
提供学习策略、梳理思维方法
在岩石分类环节,教师借助“气泡式”思维导图(见图2),引导学生首先明确以岩石为中心外延出的四个特征,即color、shape、pattern、feel。
图2.
其次,通过比较,学生把具有相似颜色、形状、表面图案等的岩石分组放置在思维导图相应区域,并用英语说明。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思考、动手并用语言表达,随着分类活动推进,学生对于句型的应用也越来越熟练,逐渐从需要借助板书表达到独立直接表达,在活动过程中也乐于用英语互动和交流。
思维导图形象地展示了岩石特征的四个分类标准;方便学生记录不同编号岩石的特征,便于给具备相同特征的岩石分组归类;简化了操作,外化了思维,同时也有效辅助了英语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课的设计与实践中,教师依据学科内容特点及学科间的联系,聚焦学科概念,精心制订学科融合“双目标”,随后在“双目标”的指导下悉心设计学科融合活动,最后以目标为导向开展活动与评价。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秉承“英语是学习目标,更是学习工具”这一理念,将认识岩石特征的内容与英语语言教学融合,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用于完成探究任务、解决科学问题。科学学习的内容成为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目标的“沃土”。将各种各样的岩石作为关注对象和语境,更容易引导学生从情感和认知上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并在不断交流中促成其英语表达。
将英语融入对科学概念的建构活动中,学生在“学术交锋”中使用英语的愿望也变得更强烈。整个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恰当地表达,以便通过英语建构科学概念形成科学思维,培养高阶认知能力。这样的教学跨学科、跨思维、跨语言、跨文化,既是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学习方式的重塑。
作者简介
穆寅跃,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迎曦分校东校区主管,北京市学科骨干教师,一级教师。
范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
以上内容节选自《英语学习》2022年第2期“专题”栏目,页码43—48,原题为《英语·科学融合课学习目标及活动的研究——以ROCKS一课的设计与实践为例》。文章版权归《英语学习》所有,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18.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晨. 2014. 语言与课目“双聚焦”收获多重附加值——课目与语言整合式学习(CLIL)评述”[J]. 英语学习, (5): 38—39
周兢, 陈思, 等. 2014. 学前语言教育的新取向: 重视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J]. 学前教育研究, (6):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