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获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 2022-04-11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区域推进:“区域”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专业概念,用来表示一定范围内的地域空间。“推进”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施加影响,从而使之进步。本课题的“区域推进”是指以县域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统筹县域内的人力、物力等多方资源,强调发挥多层级、全方位合作与支持的作用,从县域层面整体推动辖区内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

大单元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指出:“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由任务来作为驱动,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本课题的“大单元教学是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情境化主题的真实性学习任务展开,以美术学科大概念深化理解,按学科研究过程的逻辑推进、由各环节不同性质学习活动的小单元组成的大单元研究型教学。

区域推进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是指打破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的学校界限,在县域范围内,凝聚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等群体力量,通过行政推动或校际自由合作等途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单元主题思想整合优化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大任务”为统领确定教学逻辑,以课段进行教学安排,以“情境、任务、活动、资源、评价”的嵌入推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大单元教学”是由“单元教学”发展而来的,关于“单元教学”的研究,我们可追溯到 19 世纪至 20 世纪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首先是比利时教育心理学家德可乐利以“兴趣中心”的课程论思想,“重视以经验和兴趣为基础,提出了‘教学单元’,其教学方法也根据单元学习分为了观察、联想、表达”,这是单元教学的萌芽。

到了 20 世纪,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了关于单元教学的“五步探究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莫礼生创设的“莫礼生单元教学法”使单元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苏联塔落夫提出“‘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为的就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思想,把教材加以综合处理,使‘小块’知识联结成‘大块’知识,即联结成一个个大单元。”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首次出现“单元教学”思想是 1922 年梁启超借鉴欧美教学体系提出“国文要成组地教,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元,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国内有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的大单元教学的内容提出见解和剖析。严育洪则认为,我们可以将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通过某一主题性任务,组织成新的学习单元。以主题任务驱动大单元学习的结构设计大致有链式结构、辐射结构、树状结构、嵌入结构等联结方式。肖敏、官颖等认为,一个个单元是教材的内部支架,单元与单元之间体现了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她们认为大单元教学还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在以教材为本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其符合教学实际、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在关于大单元教学的优越性研究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认为,一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站位,改变教师的格局。只有进行大单元设计,让教师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才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科育人的本质;二是大单元设计有利于教师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以致“见书不见人”的习惯做法,明白“大处着眼易见人”的道理。三是大单元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时间与学习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

课题组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发现:(1)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语文学科,在地理学科和历史学科也已经全面铺开,但是在中小学美术学科聚焦大单元教学的研究较少,留待开拓和进步的空间还相当大。(2)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聚焦在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和教学革新方面,对于大单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值得我们深入去了解和挖掘。

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与具体案例的阐述不够丰富。故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在前人研究单元整合与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完善,丰富了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也可以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2.实践价值

1)对于区域而言,区域推进是中小学美术学科教研的必然趋势,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区域内针对不同起点、不同类型学校整体性地开展中小学美术学科教研活动,有助于探索在区域范围内整体性推进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策略,有助于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的整体性教学活动提供实践经验的参考和借鉴。

2)对于教师而言,区域推进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利于教师整体调控教学课时安排,并整合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完善课堂的有效教学。在实行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优化教学方法,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促进师生间交流益于形成民主型师生关系。

3)对于学生而言,区域推进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养成对美术学科学习的热情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面临真实问题时,可以调动相关的知识、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促进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好“落地生根”。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试图在学科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对目前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和研究,根据研究的需要,对中小学美术学科内容进行分析与整理,并根据分析整理的内容,以具体的教学设计为例对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进行研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整体推进的政策建议、理论研讨与实践对策。

2.具体目标:

1)区域层面:依托本课题研究,为当前一线美术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具体的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并围绕具体案例一一展开叙述,进而检测该研究的有效性,形成区域性、特色性的教学改革范式。

2)学校层面:依托本课题研究,推进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大单元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设计站位,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3)学科层面:依托本课题研究,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多向视域提供大单元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利用真实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真实情景,改变“高分低能”的教学现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研究内容:

1.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现状的理论研究

研究要点:(1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大单元教学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特质;

          3)大单元教学方式与师生“教与学”的适配性研究。

2.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体系建构的研究

研究要点:(1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审视和分析学科教学内容;

          2)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建构学科课程的教学单元;

          3)从区域推进的视角探索中小学教学衔接路径。

3.区域推进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研究要点:(1大单元教学拟解决的基本问题与小问题设计;

          2)大单元教学对应学科课程标准落地的分析;

          3)大单元教学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设计;

          4)大单元教学体系下的小单元教学计划设计;

          5)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与评价。

4.区域推进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要点:(1大单元教学实施的保障体系;

          2)大单元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如提问、辅导等策略研究;

          3)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如欣赏、创作等策略研究。

其中研究内容3是研究重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以回顾梳理过去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找准研究想解决的关键点与问题;通过“整体设计,实践架构、分步落实,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及时调控”的研究思路,构建进阶式培育的课程体系;帮助幼儿积累学习经验,提升学习品质,促进完整人格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以丰富的实践改造我们的思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21.62021.12)筹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课题开题动员,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中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申报立项,完成开题论证前期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22.32023.12):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并将研究目标分解到位,运用行动研究法分年龄段展开研究。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展示活动。运用个案研究法积累大量案例,选择部分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跟踪研究,探究进阶培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完善实施方案,总结阶段成果,深化实践研究。

3.反思总结阶段(2024.12025.6)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出版研究专著,撰写研究报告,召开结题鉴定会。研究专著、课题研究论文集、研究报告。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区域推进是引领学科教学变革的强大动力

将“区域”限定在县域范围内,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范围适当,适宜推进。从理论上来说区域规模越大,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面临的情况就会越复杂,区域推进的工作就越难进行,而县域范围相较于省级和市级而言,行政面积大小适中,而且县域内的学校同质性比较强,更适合从区域层面推进学科教学变革。二是因为管辖便利,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对当地中小学校拥有直接管辖权,便于教育行政命令的上传下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科教学建设意见。三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从县域层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更加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成功率较高。

2.美术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关注真实性学习

美术本质观和美术教育观要求学生面对真实情境,经历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通过做中学,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核心素养。美术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要落实“美术本质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掌握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其由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形式原理所构成的可视化符号系统,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反映特定的文化意蕴。为落实美术核心素养,需要形成全新的“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观”。“素养”,可“习得”却不可“教”,必须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情境的“做中学”,即“真实性学习”,方可获得。“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各种学习工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地学习,始终根据最终的真实性成果和各阶段结果的要求组织教学。

3.大单元教学评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核心素养”是一种应对复杂情境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判断和自我决策等“元认知”能力特别重要,这也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教师要根据美术创作中“主题、鉴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等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分别设计出“自我评价表”,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都认真执行“自我评价表”的要求,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以增强目标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为避免单一的自我评价造成的认知局限,还要开展适当的班组“同伴评价”,通过相互比较、分析、研讨甚至辩论,发现他人的优缺点和自身的长短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激发自信心,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可能的创新之处:

1.区域推进策略的创新

本研究遴选来自不相同的学校10名教师组成核心组成员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形成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四方合作推进创建共同体”,实现学科教学方式创新参与各方的共同成长;构建由教师进修学校(区域教研机构)为主导、专家为引领、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学校教研组长参与的“学习思考力提升共同体”,整体提升学科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力;打造由“种子教师”为主力、骨干教师参与的“教师行动研究共同体”,联动提升学科教师大单元教学的执行力。

2.研究载体选择的创新

本研究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和策略的研究,创新性地结合教学设计探查和改进优化大单元教学的关键策略,统筹中小学美术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的“碎片化”走向“结构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能够有效地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又能够转变一线教师传统教学思维,从教学结果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评价,解决目前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师运用大单元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最终成果(限3项)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有较厚实的研究能力

本课题组成员共10名,研究生学历1名,其余均为本科学历,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2名,中小学一级教师8名;40岁以上5人,30405人,均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高中2人,初中3人,小学5人;多人在省、市、县级课堂教学比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4人参与多项省规划课题研究,2人主持或参与4项无锡市规划课题研究,7人曾申报江阴市教师个人专项课题,获“十佳课题”及结题一、二等奖,同时有10余篇论文发表于各国家级、省级杂志,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论文多篇。“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人、“无锡市教学能手”2人,“无锡市教学新秀”1人,“江阴市学科带头人”1人,“江阴市教学能手”2人,“江阴市教学新秀”3人,并有多人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阴市优秀共产党员”、“江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阴市教育科研能手”等荣誉称号。总体上看,本课题组成员扎根教学一线,学历、年龄、职称较为均衡,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好的研究成果。

2.有较扎实的研究基础

1)该课题是主持人主持的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儿童文化视野下言语实践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言语生长性课堂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2)聘请相关学术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核心组成员热爱教科研,曾参与多项省级规划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中流砥柱。

3.有较坚实的物质保障

1)本课题由校长主持,教科室、教导处、课题组和教研组协同作战,使课题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

2)为保证研究的顺利实施,学校计划在五年内投入 10 万元,用于调研、专家讲座、有关教师培训、添置必要的设施等。

3)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中,会重新调整有关教育科研考核奖励条例,从管理机制上促进本课题的顺利实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