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评课稿
本节《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在三年级上、下两册教材里,已经先后教学了由2个、3个或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学生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节内容继续教学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教材分两段编写。第一段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上再摆一个同样的正方体,要求新摆成的物体的某个视图与原来保持不变;第二段是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正方体,这组正方体摆成并列的、不相连的两部分。安排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创“疑”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课前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先巩固学生对4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上视图和侧视图的认识,然后设疑:猜一猜,如果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让这个物体的正视图不变,这个正方体可以添在哪些位置?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学生置于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操作中学习,发挥主体作用
通过独立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学生顺利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但此动又不是盲目的动,而是存在一定层次的,如:第一个层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能看着变化后的物体想到某一个面看到的图。第二个层次,给学生从某一个面看到图,让孩子们想这个物体是什么样子的。最后一个层次,如果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物体又是怎样的?难度依次增加,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多层次的发展和提高。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精设练习,
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并体现了开放拓展的理念,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老师本节课有几个细节做得很好:
1、 虽然学生曾经学过对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上视图和侧视图进行观察,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存在困难,杨老师在新授前加了观察方面的训练。
2、 杨老师从“看物想图”和“看图想物”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操作前注意让学生先思考,而不是盲目的操作。
3、 杨老师在课堂能够激趣、设疑、发散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当然,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示错环节速度过快,可以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看一看,以便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二、学生操作的频率过高,有些题可以尝试让学生直接口答,如:从上面、侧面看形状不变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不操作,遇到困难再“操作验证”
三、本课教学用书中提到“只要是对着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一个正方体添一个,从正面看到形状都不变”,而学生出现了“添后面可以不对齐,有无数种”,这时候是按着教学预设继续教,还是适当延伸,甚至发散,这是我们中年级备课组在备课时遇到的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