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孙坚泽 《少年中国说》江阴市党史教育教学设计 2022-04-10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1-08-2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13.少年中国说》 参加对象:

江阴市党史教育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孙坚泽

教材解读:

《少年中国说》是一篇议论文,写于1900年。当时列强图谋瓜分中国,政府腐败无能,更有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梁启超写就该文,旨在强调“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观点,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呼吁青年踊跃报国。全文逻辑严密,语言磅礴,感情充沛。课文节选自原作,根据内容层次,分为3个自然段,以整齐的句式,运用排比、象征、对偶等修辞手法,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1.借助资料,了解本文创作背景,理解难懂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爱国思想,激发爱国热情,立下强国志向。

3.体会隐喻与象征的手法,理解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4.搜集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的故事,树立少年强国的责任担当。

课前活动:

搜集资料一:了解1900年当时的社会背景。

搜集资料二:预习课文,理解文中难懂的字词。

学习过程:

板块一:整体感知,了解背景

1.提示课题,了解文体与背景。

(1)揭题《少年中国说》,齐读课题。

(2)了解文体:“说”是古代用以议论等方式来解释事情、道理的一种文体。

《少年中国说》全文三千七百多个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一部分内容,所以题后有两个字——节选。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了解当时背景:

120年前,当时的中国被英、法、美等国家称作是“东亚病夫”,正是在这个时候,梁启超先生拿起笔,洋洋洒洒写下《少年中国说》,就是想希望人们重拾信心,重拾希望,激发强国之梦!

2.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不懂地方做个记号。

(2)指读课文,相机指导。

正音:干jiāng   鳞飞扬zhǎo

正确断句: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3)简单说说这篇文章“说”的主要意思。不强求说正确说完整。

【设计意图】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这篇文言文的内容与创作背景,理解上有一些障碍。简明扼要地介绍作者以及“说”的文体和“节选”的意思,了解当时的背景,大概说说课文内容,为后续学习、理解打下基石。

板块二:借助连词,理解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1. 学习第一自然段,紧扣连词,读懂意思。

任务单1:

1.第二句的结构很特别,读一读,与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2.如果用关联词说说“少年和国家的关系”,用哪些关联词比较合适?

要点1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结构相同:“少年……则国……” ③内容相近:“少年”后面和“国”后面的内容一样。

要点2①因为……所以…… ②只要……就……

③只有……才……   ④如果……就……

2.课文只用了一个“则”个字,把它们连接起来了。读起来简洁而有力。朗读体会。读出停顿和节奏。

3.借助连词,理清句子间的逻辑意义。

(1)第二句中句子间的顺序能调换吗?

要点:①智——富——强的逻辑关系

②独立——自由——进步的逻辑关系

③欧洲——地球的地域大小关系

④胜——雄的逻辑关系

(2)厘清首句与第二句的关系:这是本段的中心句。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的未来在少年,中国的希望在少年,中国的强盛在少年,所以作者说: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

(3)带着感情配乐朗读。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本文感情强烈丰富,且行文中层层推进,逻辑关系清晰,抓住学生不易发现的内在逻辑,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并且帮助背诵,更符合本文的特点。因文而教,因生而教,才能教得清晰,教得深入。

板块三:借助意象,理解少年中国的活力

1. 学习第二自然段,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句。

交流,相机理解并朗读:

①鹰隼:                 ②履:                ③八荒:


网络图片                工具书                课文注释


④干将:结合书籍,以图文音频资料认识干将。

《吴越春秋》中记载,吴王阖闾请铸剑名匠干将铸剑。干将取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铸剑。三百个童男童女不停地鼓动风箱、燃烧炭火,金铁才得以融化。经过千万次的锻铸,终于铸成了“干将”、“莫邪”两把宝剑,宝剑被铸成的那一刻光芒耀眼,摄人心魄。

小结:借助工具书、网络、文章注释等多种方式查找资料,理解词句,这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2.说说画面,了解事物特点,理解事物与少年中国的关系。

任务单2:

1.课文第二小节向我们列举了七种事物,呈现了7幅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到的画面。

2. 四人小组合作探讨:作者为什么写这七种事物呢?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又有什么关系?运用句式交流:“**, 。少年中国,就像 **一样

3.交流,相机指导理解与朗读。

要点:①黄河奔腾不息,浩浩荡荡,一路向前。少年中国,就像黄河一样充满力量,不断向前。联系黄河诗句,指导朗读。

②潜伏深渊的巨龙,腾飞之时,舞动鳞爪,凶猛无比。少年中国,就像潜龙一样,一旦飞天,一定会令世界瞩目。

③……少年中国,就像乳虎一样,一旦长大,一定会威震世界。

……

4.引导发现,这些事物与中国少年、少年中国的共同点。

①都是新生的幼小的事物。

②这些事物都充满了力量!

③这些事物都有美好的未来。

5.了解“象征”的写法。作者用这些事物比喻中国的少年,比喻尚未强大的中国,像这样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或事,以表达真挚感情的手法,我们称之为——象征。

6.指导朗读,读出生机与活力。

7.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祖国的壮美,认识少年的责任。

(1)读懂祖国的“壮”与“美”——“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读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悠久,江河辽阔,读出美好希望,前途无量!

(2)读懂少年的“壮”与“美”——深入理解“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

少年中国,将与天齐寿,充满无尽的希望;而中国少年,要与国家共命运同呼吸,担当强国之重任。

8. 全文配乐朗读,看图背诵。


【设计意图】意象的理解是该篇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发现事物的共同点,进而理解作者借用这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用意,更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意义。根据文本特点,师生充分朗读,在理解中指导朗读,在诵读中升华理解,学生对本文情感的体悟才会更加深刻。




第四板块:拓展党史资料,激发强国志向

1.拓展资料,情境诵读,坚定少年之责任。

党史资料呈现

师叙述情境

生感情诵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场景

开国大典照片

(1)当中国被列强侵占,硝烟弥漫,民不聊生时,第一批共产党人:李大钊、陈独秀、董必武等,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组织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历经了千难万险,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因为他们知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邓小平南巡

浦东开发

2当站立起来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更进一步时,邓小平、陈云等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因为他们知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习近平总书记阅兵照片

3当中国人民翘首期盼民族复兴的时候,又是一批批的共产党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奋发努力,加快发展,年轻的共和国强起来了!

因为他们知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2. 现在,中国少年们,我们就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我们更要牢牢记住: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3.此刻,中国少年们,你想对祖国母亲说些什么?让我们响亮而自信地告诉祖国: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4.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前辈榜样们的责任担当!创设情境,布置学习任务:

任务单3:

今年,我们迎来了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祖国繁荣而昌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离不开优秀的共产党员。请各小组合作开展主题学习,搜集百年来为祖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资料,共同制作一份手抄报,参加“少年强国梦  奋斗100”党史专题展览活动。

1.搜集各个时期杰出人物资料(分不同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后……)

2.图文并茂,制作一份“少年强国梦”主题手抄报。

【设计意图】梁启超先生的愿望之所以能实现,就是因为有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与辛勤付出。本环节的教学中,结合课后习题以及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介绍各个时期的党员先锋人物,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故事,感受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伟大中国的崛起史,勇敢担当强国重任。

板书:

少年中国说(节选)       搜集资料

工具书

美+壮                          网络

中国少年                 注释

……

  • 阅读(7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