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以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提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而语文学科更应具有这一育人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从“教书”走向“育人”,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让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取向,逐渐融入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因此,如何将育人贯通语文学科教学,如何挖掘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
一、定位:培育“三个一”
语文学科育人有三个基本定位:
1.培育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让孩子通过语文的学习,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有一颗爱国护国的心,有一身卫国建国的本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
2.培育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
让孩子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清晰、规范地表达,显示表达者的技术与能力、智慧与力量,能坚守表达的伦理,显示出表达者的立场与追求、教养与风度、爱心与责任。
3.培育一个终身学习者
要让语文学习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的深处,通过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贯穿自己一生的事业,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二、定点:依托“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培根铸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安排了“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这一任务群学习具有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我们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也安排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这是我们进行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其中的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更是我们培根铸魂的重要支撑。例如,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五年级下册教材《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七律长征》等课文。下面我以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为例,阐述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培育一个永远的中国人,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培育一个终身学习者。
三、定法:巧用“教学策略”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具有相应的创作背景,其人物、故事的创作均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所以当代儿童与它们存在着时代的距离、认知的距离,情感的距离,这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进程与效果,使学生难以理解文本蕴含的主题思想及作者抒发的情感内涵。怎样才能使其的育人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这就需要课堂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型:
(一)设置任务,问题驱动
语文课堂教学,要设置学习任务,驱动有意义学习活动,落实核心学习内容。厘清了学习内容,下一步就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了内驱性的学习任务,可以引发主动的、深度的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的《一个粗瓷大碗》,这篇课文作者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五项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一:读一读,说一说。
在默读课文第2—11小节后,完成学习单任务一,请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提示,简要的说说这个故事。
任务二:练一练,讲一讲。
让学生当一当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讲解员,给大家简单讲一讲《一个粗瓷大碗》的故事,注意把故事讲清楚。
任务三:问一问,答一答。
让学生一个当联军中的小战士,一个当赵一曼,采访赵一曼政委,模拟问答,理解行为背后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任务四:读一读,悟一悟。
让学生读一读赵一曼生前的最后一个故事,感悟故事中赵一曼的形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赵一曼这个人物形象,了解粗瓷大碗保存的意义。
任务五:看一看,品一品
课后,请学生观看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元走向多元。
我们以第二个任务讲述为例,这时学生是讲解员的角色,他面向的是观众,当对象感、场合感,都有的时候,学生就需要调动他通过课文学习所掌握的有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和人物的行为,在讲述中不断将这个故事在内心进行回味,于是赵一曼作为革命军人有着铁的纪律,作为政治委员对战士的关心,和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在讲述中转化他内心的一种体验,一种认同,一种价值观的领悟。
(二)设计活动,体验经历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示):周恩来来到奉天街头,看到一个女人在哭,他就问围观的人怎么回事。如果就这样读过,学生不会留下太多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问”设计成活动: ①默读这个段落,想一想一个路人会怎样向周恩来转述这件事呢?②听到这些,看着眼前的一切,少年周恩来就想:这里有肇事的外国人,有执法的中国巡警,有围观的中国人,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③此时此刻,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你内心什么感受?④此时,作为一个围观的中国人,面对少年周恩来询问,他还会像刚才那样平淡地转述吗?
首先默读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转述,再然后通过想象正常该怎么做,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认知冲突,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这时再来
转述,就有了场景感,就会不自觉地带上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就会有民族的忧患意识。当有了这样的体验经历后,语文它不再是书本上的语文,它成了学生心灵中的语文。
(三)搭建支架,关注过程
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为他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差异,有时会出现达不到的情况,这时需要老师来搭建支架,就像工地上的脚手架一样,来帮助它们他们学习。
1.建构文本背景,使学生理解深入化
如何给学生搭建了解文本的支架呢?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与文本相关的背景、人物等资料, 采用文字、图像、视频等相关手段,既能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又能将革命传统文化自然融入教学之中。
(1)结合链接资料,活用课程资源
教材在相关文本后附加了“阅读链接”,它以语段或语篇的形式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是学生深化理解的学习补充。如五下《军神》课后阅读链接《丰碑》;六下《为人民服务》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等。可以根据文本特点,选定时机,将“链接”插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表达手法、内容理解等方面比照着读,联系着读,体会它与文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异同,做好课程内容的贯通。
(2)借助“背景资料”,打破时空界限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需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根据课文内容给出大致方向和范围,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工搜集资料,让学生汇报交流,了解长征创作的背景。
如以六上《七律·长征》教学片断为例:
师:同学们,说起长征,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课前, 我们每个小组都搜集了关于长征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并分享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这些信息的?
生:我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到长征是从 1934 年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的,全程二万五千里。
师:你的介绍非常简洁,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长征的时间和路程。
生:爷爷告诉我,当时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所以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了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师:这是红军长征的原因。
生:我还知道红军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穿过了 11 个省,翻过了 18 座大山,跨过了 24 条大河。
师:是呀,所以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在即将迎来长征的最终胜利之时,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的资料搜集,课堂上根据预学单的内容从长征时间与行程、经历的困难,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等方面进行汇报。充分交流之后,再揭示课题,不仅扫清了阅读中的障碍,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下文理解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勇往直前奠定了基础。
2. 搭建“图表支架”,使学生思维可视化
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它是叙事性文体,叙事性文体的语用训练一般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复述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人物言行体悟人物内心。这篇课文运用倒叙来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期的三件事,而且人物多、信息杂,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阅读难度。因此学生在归纳故事主要内容时,容易出现冗长混乱的问题。所以引导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概括能力,达到把握主要内容的目的相当重要。课堂设计环节如下:(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2)归纳梳理,填写表格,小组交流;(3)根据表格,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表格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的言行等要素进行梳理,同时排除次要人物的干扰。(例如,归纳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时,抓住主要人物魏校长和周恩来;归纳第三件事时排除次要人物同学和围观者。在独立概括完成三件事之后,让学生理清先后顺序,根据表格把三件事的主要内容连起来,实现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使用该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巧妙地搭建学习支架,而且通过反复地实践,从个别说到小组说,再到全班交流,从说一件事到说三件事,再连接全文,使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抓住主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达到理脉络、通文意的目的,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个过程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强行的灌输,而是通过对主要事件的把握,初步感知了主要人物形象,从而实现人文主题,渗透家国情怀,这也恰恰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融合。
所以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要教得站起来,教得活起来,教得热起来,要成为我们真正所热爱的,终会成为一个热潮,这是时代所趋。所以今天以它为切入口来谈学科育人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型,希望大家认识到课堂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转型、方法转型、形式转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深度学习,深度体验,经验建构,从而提升他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