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静娟名师工作室成员吴晓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2022-04-10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2-04-1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092页的例1,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简析: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到要解决一些问题,需要先作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需要结合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标准整理数据,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本节课让学生结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到分类的思想,根据具体问题按不同标准分类,在整理数据中掌握记录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统计中的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场景,经历简单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表示数据,初步体会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对数据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体会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初步感受不同标准下数据分类整理的不同结果,初步 体会符号的作用;初步了解在生活中可以收集数据,体会数据能说明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体会数学的价值,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类标准和记录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收集信息。

谈话:课间活动时间,大家最喜欢童心园里。这幅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老师、学生、看书、下棋、做游戏。)

指出:是的,童心园里有老师,有学生,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下棋,有的做游戏。

提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交流。有的

过渡: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在黑板上贴出问题:

1)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2)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

3)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信息多而乱,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不同的问题需要借助不同的分类标准,让学生初步感知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分类标准。

二、不同标准,整理数据。

(一)激发需要。

引导: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知道男的多还是女的多,可以怎么做?(贴“男”和“女”)就是要把图中的人按男和女分成两类。(移动卡片)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像这样把男和女用线隔开!

画线,形成表格。

引导: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应该将图中的人怎样分类呢?你会上来移动卡片吗?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也可以像这样横着用线隔开来。

画线。

引导:要解决第三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按他们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移动卡片,画线。

小结: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种分类的方法,你觉得它们的分类标准一样吗?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二)整理数据

过渡:要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分类以后还要想办法知道每一类各有多少人,这就是收集数据。

引导:要知道男和女各有多少人,怎么办?(数一数)这边数一个,那边数一个,好不好?可以怎样数?

根据学生的交流提示: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一个就记录一个,这样就不会漏掉了。如果图中的人特别多,特别乱,怎么知道这个人我已经记录过了呢?

示范:可以像这样,做一个记号就记录一个,这样就不会重复记录了。

(三)记录数据。

谈话:现在,我在图中找到的第一个是男的,怎样把他在表中记录下来呢?学生可能会说画勾的方法。

追问:一个勾就表示?(图中的一个人),除了画勾,还可以怎样表示?小朋友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图中的一个人。

要求:那就让我们用这些好方法一起来整理记录按男和女分类的情况。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作业纸,找到第一个表格,右手握笔。待会电脑老师按顺序报一个,就请你在表中记录一个。小朋友们可以边看电脑老师是怎样按顺序做记号的,边做好记录。准备好了吗?开始!我们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清楚哦。

反馈: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帮电脑老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的?对呀,你瞧,电脑老师已经按顺序把图中的人都做上了记号,你记录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几位小朋友是这样记录的。

对比优化记录方法:

1)有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的。(体现了多样性。)

2)有对齐的和没有对齐的。(哪种更便于计数?)

3)有符号相同的和符号不同的。(哪种显得简洁一些?)

(四)分析数据。

分析:从记录结果中,你知道了什么?还可以知道什么?

小结:从一张记录表中,不仅能知道男和女各有多少人,还能比多比少,还能想到一共有多少人,真好!

(五)同桌合作

要求:像刚才这样一个人按顺序边做记号边报,另一个人负责记录的方法,你学会了吗?一、二两组的小朋友整理记录这张表格,三、四两组的小朋友就整理记录另一张表格,明白了吗?

整理好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从你们的记录结果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反馈:老师收集了两组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引导:(指按老师和学生分类的)他们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类整理的?从他们的记录结果中,能知道什么?(指按参加活动分类的)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看明白了吗?他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从记录结果中知道了什么?从表中还能知道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分类已有一定的经验,但涉及到的内容和数据较小,而这里涉及的分类的内容和数据较多而杂,需要有序的整理数据,帮助学生掌握记录的方法,如从左往右记录,划一个记录一个,初步体会不重复不遗漏。在指导学生记录方法后,让学生自主尝试记录数据。】

三、回顾比较,体会统计。

1回顾统计过程。

谈话:小朋友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我们分类整理的过程,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呀?我们是先看图,在心里提出了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呢?(根据不同的问题将图中的人进行了分类)接着呢?(按顺序做一个记号就记录一个),这个过程就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板书课题。

2体会分类整理数据的作用。

谈话: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们玩个小游戏,看谁能很快地说出答案。图中男的多还是女的多?(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你是看哪里的呢?)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你有什么秘诀?)

小结:分类整理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提问:这三张表中的什么是相同的?(总数)为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环节帮助学生学习过程,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分类的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整理数据有不同的方法。

四、类比迁移,运用方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谈话:小朋友们的表现太棒了,吴老师特地给你们准备了礼物哦!你瞧,是什么?你能对这些积木进行分类整理吗?你想将这些积木按什么标准分类?

要求:请分别按颜色和形状对图中的物体进行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展示:这位小朋友这样整理记录可以吗?

提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这张表中又可以知道什么?

引导: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那这两个表格中,有没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需要时提醒:对同样的物体进行分类整理,什么会相同呢?(总数)口算一下,总数一样吗?

说明我们分类整理的结果是正确的,如果总数不一样,说明?(至少有一个分类整理的结果是错误的)看来计算总数可以检验分类结果是否正确。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谈话:除了积木,我还带来了好多精美的邮票!你看,邮票上都有些什么?(面值,图案等)这些邮票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呢?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分类标准将它们整理一下。记录在数学书第2题的旁边。

五、本课总结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发现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我想了解班上小朋友的哪方面情况?可以将全班小朋友怎样分类整理?

学生自由交流。


  • 阅读(4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