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晔敏文章推荐 2022-04-0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理由: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形成潜在的学习动力。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思维,让学生成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加强对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深度学习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上,而应通过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数学学习也不应停留于“动手实践和操作”,而应更积极地去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不应该只满足于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而应通过长时期思考把问题和知识点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不应完全在别人的指引下去学习,而应该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不断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如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深度学习”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重要途径。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走进深度学习。

1.重情趣

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品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四基四能十核,关注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儿童心理特点,教师可采用故事、案例、游戏、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数学核心问题。

2.重体验

具身认知可以帮助人更好地理解概念,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儿童充分地体验,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初步认识分数时,让孩子们自己尝试表示出“一半”来。

3.重源起

课堂中注重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努力体现知识寻源,这也是深度学习的基本策略。如学习数字,展示古代埃及、中国、巴比伦、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既了解数学文化,又比较发现阿拉伯数字的简洁。

4.重联结

小学数学教材及课堂教学通常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数学概念,即对概念进行多元表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莱什等认为,多元表征能够提高对概念的表征水平,概念表征水平越高,对概念的理解越全面和深刻,越有利于提高数学的学习水平。通常采用的表征方式有(1)操作表征(2)图形表征(3)实物表征(4)符号表征(5)语言表征。以对"1000有多大”的探究为例。我们把认识1000作为认识大数的开始,引导儿童到现实生活中去找“数量":数一数1000颗黄豆有多少;量一量1000厘米有多长;走一走1000米有多长;算一算1000元都能买什么。借助不同情境“1000”所带来的不同感觉,丰富儿童对1000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对1000的认识是全面的、多元的、立体的,是有生命力的。

5.重探究

思维在探究中呈现,素养在活动中发展。探究式学习的三种学习策略: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时能联想已有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让孩子们从 3cm3cm3cm4cm5cm6cm9cm7根小棒中选三根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画一画、量一量等其它方法来试一试。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得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6.重合作

倡导“兵教兵”的策略,采用学习小组、同伴互助等合作学习策略,提出合作要求,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机会。例如:五年级学习《因数和倍数》一课,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寻找12182425的因数;共同完成2345的倍数,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认识,在探究与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7.重反馈

选取典型习题,可以让孩子举一反三。题组训练,变式练习,有利于把握本质。精选练习应发挥最大效益,避免浅尝辄止。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充分展示一个圆形的3/8的不同表示方法。学生说出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接着问问剩余的空白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空白部分有什么作用?小结: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需要空白。这种围绕一个问题形成问题串的练习方式,使学生能不断反思,深入思考,进行价值判断,在连续的反馈中,逐一达成教学目标。

8.重建构

深度学习注重建构知识系统。下课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整体回顾所学知识,并进行体系建构,促进儿童整体把握数学知识。板书要凸显课堂教学的重点,便于学生及时地回顾与整理,建构知识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方程》时,运用思维导图整体建构知识,促使学生形成方程的认知结构。

附件:

    • 阅读(4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