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美
——读《美育》有感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陈瑜
初初拿到《美育》一书,脑海里想起的第一个词就是“美的教育”,等把书细细读完,发现美的教育涵盖的内容很多,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
“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是蔡元培先生对于美育的解释,他将“人”作为美育的主体地位,注重美育对于人的情感熏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美育非常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部署。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谈到美育时,他强调,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他形象地指出,没有美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挖掘课堂美育资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和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1. 以美增智
钱学森是一位科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家,他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他曾亲口对温家宝总理说:“我现在的科学成就和小时候学美术、学音乐、学文学是分不开的。”他认为,对一个创造型人才来说,科学培养的逻辑思维和文学艺术培养的形象思维,就像创新所需要的一对翅膀。
举例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时,里面有句话是这样描述春天的“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里将“春天”比喻成“害羞的小姑娘”,从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动作中将春天变得更具人的特征。此外,文章中将早开的野花比喻成春天的眼睛,使得春天更加形象,特点更加鲜明。教师借助这样的文章向学生渗透美育,可促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之情。再比如《画杨桃》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将实事求是的美育内容渗透给学生;借助《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可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拓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促使小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文品格。
2. 以美促德
马建辉博士指出:“以审美之我对待自然,就不会有砍伐之虞;以审美之我对待社会,就不会道义旁落;以审美之我对待他人,就不会道德沦丧;以审美之我对待自我,就不会心为物役。这就是审美之我对于人生的意义,它是立心铸魂的目的所在,也是美育的价值所系。”所以,审美教育对于一个人高尚道德的形成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世代相传长治久安。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文化自信决定了未来整个国家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试想想,如果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不认可我们的党和国家、不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长大后都想到西方定居,挣了钱后都想移民国外,甚至甘当西方敌对势力的“帮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怎样实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它作为项战略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来抓,建立长效机制,营造浓厚氛围,净化社会育人环境;要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美育实施方式,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3. 以美育美
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的确,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德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则说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导,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在德育的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只有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发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艺术与文化认可积累和沉淀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让学生借助审美能力理解作品独有的德育内涵,并且积极传承审美标准,这有利于德育的长远发展。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