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拨亮孩子的生命之灯
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 夏婷婷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是教育的本质。
如果说,“唤醒”是有效教育的前提,那么,“看见”就是美好唤醒的基础。生命被看见,那些在孩子体内隐藏的亮色、热情、灵感、勇气等美好的力量就有可能被唤醒,从而提供给孩子源源不断地向上生长的动力,收获超越与成长。
午后,阳光下,我翻阅着钟杰老师的《教育让希望重生》一书,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将现货的情景再现,一句句智慧的“艾岚心语”,勾勒出教育者的情怀。我忍不住提起笔,在书上圈画涂写,希望通过文字与这位“中国最优秀的班级叙事者”对话,在一次次对话中,拨开心头的迷雾,寻找教育的真谛。
《教育让希望重生》一书让我学着去“看见”……
我班里有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小G,几乎不主动和老师交流,在班里也没什么好朋友。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胆小的孩子,一次午餐时,竟将英语老师帮他盛的饭当着大家的面恶狠狠地倒了。这在班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英语老师认为他无理取闹,当即就很生气地训了他,同学们更是在背后偷偷地议论着他,而他则一个劲地哭。
从英语老师、班级学生那边了解详情后,我首先不是想着如何教育小G,或想着是否要跟其家长联系,而是尝试去“看见”!看见孩子的各种感受,看见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怎样才能看见?唯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不是仅靠嘴巴说出来,一定要用行动做出来——理解、接纳孩子,进而读懂他们的语言,感知他们的心理。
走进教室,我没有立即发表意见或进行处理,还是像最平常的日子那样布置给孩子们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将注意力从事件中转移出来。等孩子们,特别是小G冷静后,才将他拉到了我的办公室谈心。
“没吃午饭肚子饿了吧,来,老师这里有一包曲奇,尝尝看。”我把曲奇放到他手边。
“老师,我不饿。”
“这是老师自己做的,尝尝味道怎么样,帮我提提建议哦。”
这么一说,似乎就不好再推辞了,小G拿起一块曲奇吃起来。
曲奇虽小作用大,试想,一个饥肠辘辘的孩子此时是需要一片饼干,还是你的一5通责备?这是饼干,更是关心,让小G感受到归属感、安全感,和尊严。
在接下来谈心的过程中,我没有去指责他,而是一步步引导他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想法。在他断断续续地讲述中,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因为他这天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想以不吃饭来惩罚自己,而英语老师和同学们几次催促他吃饭,他的情绪濒临奔溃,于是就有了“愤然倒饭”这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表面看上去十分恶劣的一件事,当你真正去“看”时,看见的是一个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们一声声催促下无法调节的情绪。
情绪是信使,背后是需求。当孩子有情绪时,他们需要的不是被控制、被教育,而是被看见、被读懂。
在小G的行为、情绪中,我看见了他一颗要强的心。
走近、看见、帮助,这是教师对稚嫩的生命的责任与使命,没有任何理由推诿。
我首先要做的,是让这个暂时被大家孤立的小家伙,回归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让他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原来是这么一件小事啊”,我这么说,就是想告诉他,他并没有犯什么天大的错误,给他吃一颗定心丸。接着,我利用下午一节班会课,将学校的红领巾议事厅“搬”到我班,以“我的生命状态”为主题,将班里出现的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议一议,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以退为进,不是不处理,而是充分地相信学生,给予学生信任和权利,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而我,只需要把自己置于孩子的世界,学会用他们的眼光看世界,用他们的语言系统去表达,看见他们的生命状态,适时唤醒他们沉睡的灵魂,激活他们无穷的成长动能。
傍晚,英语老师跟我说,小G主动找到她并向她道歉了。我似乎看到小G的生命状态从“待机”转而显示成“激活中……”
有人说,教育有三种境界:最低级的境界是上紧发条,永远追赶某个目标;第二个境界是让孩子理解自己,对呈现的问题不困惑;最高的境界是让孩子发现自己,探索自己,勇于尝试,永远有勇气修正自己,也就是“看见生命”的教育。
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悦纳孩子的一切;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聆听孩子的内心;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跟孩子产生共情;当我们看见生命时,我们会尊重每一个独特的个体。生命被看见,就会被尊重、被关注、被接纳、被爱护、被支持。看见,拨亮孩子的生命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