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的成长是一种教育情怀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华姿中专 邱婷
最近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收获颇多。这本书是肖川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我虽然每篇没有都细细读到,但这本教育随笔对我来说,就像是有些事情发生在我们周围一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认识。
书的开头是一段劳凯声序:也许是教师生涯所养成的一种职业习惯,或者是成人社会所共有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我们已经看惯了也写惯了那类板起脸来说教的文章。然而,在当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教育能否建起一道 无形的篱笆,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这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说教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关心“人”的成长应该是教育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在走出校园不久后,怀抱着理想和我的一腔热枕的心走向了教师这个岗位,却不得不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曾经以为,教学生无非就是教会学生知识,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那么我的职责也就应尽到了。可现实却是,学生成绩的参差,学生的心理和态度,让我不由产生了自我怀疑,都是同样的教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一样呢?于是便常常想,学生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呢,我这个老师当的好吗?我需要怎样提升自己呢?读完这本书后,我找到了答案。
书中说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和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这句话看似平平无奇,却给了我很大的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只教学生知识,一味地把强调把成绩搞上去,而忽视学生的情感问题,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学会信任与尊重,要爱自己的学生,倘若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若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倘若缺乏关怀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若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我们要让学生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温暖。我们要用乐观的态度体现我们的宽容。可能有时候会觉得,孩子们不好教,教不好。但当角色发生互换时,曾经的我们,也是一名学生,也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教学,想要什么样的老师。可能对学生随意一句温暖的话,都能成为他们的几天的快乐或者是奋斗的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心比心,要守护他们的天真,要正确引导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成为有教养,有头脑,有灵魂,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社会价值的人。
不得不说,肖川老师的这本书给了我方向,让我找回了在迷雾中迷失了的自己;让我更加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教育者的工作;让我感觉到,我的有些想法是对的。这让我坚定了自己要为教育工作做出一份贡献,坚定书中的“教育就是服务”,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情感教育。书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心无旁骛,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被人关爱的温暖,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我希望我们能让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还有他们的素养,学会的公平公正与真诚,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教育不是一把雕刻刀,不能把人塑造成标准件和工艺品。正如肖川老师所说的:“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有很多学问去深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会遇到更多学生,他们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倾听。同时,我也会身先力行,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断的内察和自省,丰富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对工作充满动力。同时我也会带着肖川老师的这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给我的启发,给学生们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希望他们越来越好,也希望我越来越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