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工作如今,虽有十几年的光景,但做一名有智慧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我职业生涯中永恒不变的追求。只有学生喜欢你,接纳你,你的教书育人工作才能和学生起到“谐振效应”。本着这样一种执着追求,平日里我研读了肖川的教育随笔系列丛书,其中《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系工作实际,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首先要做到用智慧去看待学生的差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技能的高低去评价一条鱼,那么这条鱼一生都会认为自己是愚蠢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人群关系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应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因此彼此之间互为交织的影响远大于其他人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客观地看待学生,面对班级中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要能够坦然接受。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发现的眼光观察每位学生,挖掘他们各自独特的智慧,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无完人,要会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能以成绩论英雄!其实,学生也不太喜欢只看待成绩的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不谈成绩,但我们必须要谈态度。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智商和态度,但态度的好坏与智商本质无关。态度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更会影响一个人做事的成败!
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还要做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好正能量的传播者。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令自己怒气冲天的事情。这时如果能控制好情绪,避免冲动,再冷静客观地分析、处理事情,这就是有智慧。同样,学生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不及时化解,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畏难情绪,必将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当学生处于学习的困境时,老师要多给学生鼓励!“因为对知识有所欠缺,所以才要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很正常,不丢人!”“面对问题要勤于思考,敢于发问!”“错了,没关系!下次努力!”“我能行,因为我相信我能行!”“再努力一把,你的奋斗之路就畅通了。”激励的语言可以将适度的压力能化为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度过暂时的困境,使人发奋图强,积极进取。因此,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句话,一个举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还要能够在教学中与学生同频共振。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之中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而且学生的学是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教师教学生学懂、学会和会学。学懂是指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是指掌握基本技能;会学是指掌握智力技能和基本学习方法。每当新学期接手新班级时,开学第一课,我都会跟学生“聊聊天”。明确我的课堂规则,譬如:课堂纪律、课上听讲要求、作业要求、课后辅导等;明确学科的特点、学习的目标等。课堂规则是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做得目的就是更好地让自己和学生处于同频共振状态。只有学生跟老师围绕教与学两条线,以课堂、实践、创新、协同等方面作为调频主体,实现了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漫长且曲折,我将始终积极面对,不断充实自己,智慧工作,快乐生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