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明师”共同体的建构----高中地理叶先进名师工作室学年度总结 2021-07-20
网站类目:工作室概况

人工智能背景下“明师”共同体的构建

----- 江阴市高中地理叶先进名师工作室阶段性总结及后期工作设想

教育要面向未来,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自然也要着眼于教育的“明天”。因此,本名师工作室名师培养目标更多的是立足于江阴地理教育美好的明天。因此,本工作室研究的主题既有一定的前瞻性,来源于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关注当前“三新“背景下的学科前沿动态,更关注新时期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本地区地理学科亮点或存在问题。深入大自然开展研学旅行整合地方课程资源,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现将有关情况扼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室是“民”师工作室

本工作室成员都是江阴本市自愿参加的高中地理一线教师,多为骨干教师或其下培养的青年教师(非名师),本工作室成员共有16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一线骨干教师10人),每人均有45人的“下线”培养对象。去年10月本工作室又与甘肃酒泉“地理大发现”名师工作室结成联盟,陕西延安一中、新疆霍城县中等学校部分骨干教师依托现代技术手段线上加盟。来自于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构建了开放性型的教研共同体,体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为工作室研究主题的有效开展和深入研究提供最直接的师资保障和最广泛的研究基础

(一)成长理念:德艺双馨,专业精湛,勤思精进,合作成长。

(二)成长抓手:

1.开发“第一动力”---激发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和热情,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2.建构“第一专业”---广泛阅读,超越学科,形成大视野、大格局、生长大智慧.

3.点爆“第一品质”---通过反思推动课堂教学视角和行动转变,全方位提高教学效率。

(三)主要任务

1.提升优质教学能力。围绕教学设计、教学展示、试题命制、教学反思等主要环节,加强研讨与研修,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力求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力争工作室成员都有机会在市级、省级等不同地区展示高质量的公开课,提高影响力。

2.提升课程研发能力。围绕课程开发、课程开设、课程评价等主要环节,加强学习,推进实践,不断积累,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程开发能力,推动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和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实施。各成员至少开发一门施展个性特长,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全员参与“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计划三年内推出“新背景 新学案”高中同步教学教辅讲义和“碧海苍梧”的研学旅行校本教材。

3.提升学科科研能力。围绕课题申报、过程实施、中期检查、课题结题等主要环节,加强教育科研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题研究能力,以课题研究引领和推进个人的主题教研。各成员积极申报各类省、市级规划课题和专项课题,参与到学校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推动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基本路径

1.倾听中感悟。学会倾听,求知若渴,听思结合,汲取精华。善于从各类常态课、公开课、研讨课中总结经验,反思改进,逐步完善,提升自我;充分利用线上和现场培训机会,充分吸收,虚心请教,踊跃交流,善于从各类专家、名师的讲座、报告中学习成功经验、先进理念,不断提升本学科业务素养。

2.说讲中锤炼。主动担当,观点碰撞,启迪思维,提升智慧。主动承担各类公开课、讲座的开课、报告等任务,把每次承担的任务作为锤炼自己的机会;积极参与各类研讨,在每次研讨前做好充分准备,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发言,贡献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阅读中思考。通过学科阅读,拓展学科视野,夯实学科功底,提升业务能力;通过教育阅读,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通过开放阅读,以更宽广的视野思考“劣构”环境下的地理问题,促进全面发展。

4.命题中研究。命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高位发展,命题要求各成员精通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相关要求和学科前沿研究动态,还要掌握学情。通过命题可提升教师对学科知识把握的高度和精准度,反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学生学习。强化命题意识,加强命题研究与实践,在命题积累中不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提升与发展。

5.写作中完善。写作,也是一种学习——表述性学习。通过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让教师专业发展更有理性和方向,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刻。写作是一种梳理,通过写作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提炼经验、形成智慧;写作更是一种生命的生长和滋养,是一个向昨天汲取经验、为明天提供营养的精神发育过程。

  (五)成长愿景:

豁达开朗,坦诚互信的人文情怀;敢于尝试,勇于挑战的创新意识;相互学习,能者为师的开放课堂;分工协作,步调一致的行动准则;全面指导,榜样示范的青蓝传承;不断反思,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

每个人都是学习研究团队的受益者和传承者,充分享受“愉悦交流、智慧工作、惬意生活”的快乐。

.工作室的效能推进

本工作室自成立至今近一年来,除了部署正常的理论学习和核心议题在线交流外,还创造条件开展下列教学研讨活动。

.工作室的活动成果

1.由徐海龙领衔主持、叶先进参与的《以研学旅行课程构建五育并举培养机制的实践研究》获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徐海龙、张荣荣撰写的《“大美”新疆“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编辑部、《地理教学》编辑部、《地理教育》编辑部联合主办“首届全国研学旅行课程设 计大赛”中摘得特等奖

3.多人先后参加“江苏省空中名师课堂”、“锡慧在线”和“来吧,同学”等省市县在线教学展示课,其中徐海龙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入选“学习强国”优秀教学案例,叶先进的“三新”背景下的课改案例入选省级教师发展示范案例,陈光林接受教育部课程与教材研究所组织的新教材教学督导,何雷鸣等老师应邀等省内外名校上教学研讨课,均获得好评。

4.课题研究风生水起,2018.1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的“基于学科融合开发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研究”成果颇丰,江苏省教研室课题-基于“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培养高中生学习力的探索已于202012月顺利结题。

5.一年来,本工作室成员基于教改实践及时总结提炼,先后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徐海龙一人多达10余篇,并有两篇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转载。

6.多次在学习进修、职称评定、学术荣誉和教学比武中大显身手。徐海龙老师考取西北师范大学课程研究博士,周丽娜、杨梅珍等晋升高级教师,陈光林连续获评无锡市教学能手和江阴市名教师,张荣荣在江阴、无锡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工作室的后期活动安排

时间

主题

形式(地点)

内容与预期效果

2021

7-8

 

基于新高考的高中地理学习障碍根源和思维误区及应对策略研究

线下

(南菁高中)

在各自研究2021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基础上就地理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教学实践困惑提出问题,分析学生地理学习障碍根源和思维误区,探寻应对策略

2021

10

基于“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交流研讨

线上

(腾讯会议)

集中研修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地理学科评价水平层级要求等,聘请学科领域课程建设、高考试题命制和高考评价体系研究专家作专业解读。

2021

1112

 

“三新”背景下各年级教学观摩及评议

线下

(相关学校)

专项教学研讨活动(新教材教改实验、高三一轮复习同课异构),预设研究问题、主题,针对问题或主题开设研讨课,安排集中观摩、研讨并请专家进行会诊,对教学实践中暴露的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脱离学生、课堂脱离生活等各方面问题进行诊断治疗。

2021

2--4

教师专业发展观摩及心得交流

线上

(腾讯会议)

经典课例在线研讨。(组织观看国家级、省级评优课,观看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实践课,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讨地理教育理念的课堂落实路径。)

20225

时事热点评议;

畅谈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线下

(南菁高中)

从地理视角盘点一年来的时事热点;

设计2022年暑期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工作室运作状况半年检,学员总结分享。

“三新”教改大背景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继续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教中研,研中教,以教催生研,以研提升教,相互切磋,不断推陈出新。为地理教学服务,为学生自然成长、创新发展创造机会,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舞台。

附件:

  • 阅读(23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