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墨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内容摘要】国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渊源千年,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学好国画,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验我们中国笔、墨、纸、颜料的魅力,更可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传承和交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国画的教学基本上沿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临摹为主,通过分析画面的构图,和技法地演示,按照一定程式学习一些传统的国画题材,如花鸟、蔬果、山水等;又或者是直接应付美术比赛,一直创作一些儿童画内容题材的国画,这样的学习虽然能使学生很快地了解传统国画的某些表现内容,掌握一些应用的技法,得到一些相应的比赛荣誉,但是过于程式化和成人化及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儿童的兴趣和心理需求相去甚远。
【关键词】引情趣 激情趣 挖情趣 悟情趣
【正文】
一提到学校的课外美术培训,可能大家脑袋里一下子蹦出的是儿童画,线描和素描这些比较现代绘画形式的美术,但是随着大家现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美术国画教学也由少数几个学校作为课外培训慢慢地被大多数学校所重视及推广。毕竟国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渊源千年,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学好国画,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验我们中国笔、墨、纸、颜料的魅力,更可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传承和交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国画的教学基本上沿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临摹为主,通过分析画面的构图,和技法地演示,按照一定程式学习一些传统的国画题材,如花鸟、蔬果、山水等;又或者是直接应付美术比赛,一直创作一些儿童画内容题材的国画,这样的学习虽然能使学生很快地了解传统国画的某些表现内容,掌握一些应用的技法,得到一些相应的比赛荣誉,但是过于程式化和成人化及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儿童的兴趣和心理需求相去甚远。就像在教育一线的专家们所说:如果给予简单化和重技轻艺的认可,既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由浅入深的感受和理解,也约束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几学期在课堂上对课例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以及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共同分析,我认为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情趣化教学来激发儿童学习国画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一、水墨游戏 引情趣
水墨画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物像形体和质感。刚开始接触水墨的同学本身对新的画画工具就比较陌生,毛笔和墨又比较难控制,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枯燥单一地进行粗细不同或浓淡不同的线条练习、点或墨色练习,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就好比像在给孩子喝药一样,如果借助巧妙设计,精心组织好各层次的课例,给这个药加点糖,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在设计刚学水墨同学课程的时我是如下安排的。
1基础练习,作品也精彩
在水墨第一课点线练习,我就安排了大自然中梯田的表现,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了梯田的图片,一条条时而直时而歪曲,时而宽时而窄的线条,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然后让学生畅快地运用多种点、线进行表现,也能灵活地晕染色彩。画面中墨色或浓或淡,或干或湿,呈现了各自的韵味和灵气,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和掌握水墨的运笔和运墨方法。通过图片观察画面线条的组合,学生发现就简单的线条,点线组合也也能创作出美丽的风景画,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这种简单的基础练习课程我我还安排了一节《美丽的渐变色花》这一课,让孩子们用点,向一中心围城一圈,相邻成好朋友。我让孩子们毛笔先蘸淡色的颜料,笔尖再蘸一点同色的深色颜料,让笔尖、笔肚、笔根完全碰到纸上点下去,由浓变淡的点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几笔点,一个接一个,围绕中心排成圆,一朵朵渐变色的花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如此简单有趣的操作表现可以画出这么漂亮的作品,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2特殊效果,作品也出彩
水墨画的纸、墨、色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纸,它造地柔软,易于搓揉,根据这种特性,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表现古代画像石的课程;同学们先把纸揉皱,然后再打开铺平,学生观察画像石上的图案并把它表现到纸上,揉搓后的纸恰好能表现古代砖石的粗糙不平感,一笔画下去,有些细小的缝隙画不到,正好能体现画像石石面上的一些缝隙,从而能很好地呈现画面年代感和沧桑感。水墨画的宣纸不仅易于搓揉,而且吸水性能也特别的好,如果我们的毛笔上有充足的水分点上去,它会自然而然地化开,形成一朵绒团,根据这种特性,我特意安排了一节《水墨化花》课程。我先让学生调出水分充足地墨,紧接着让毛笔蘸上这水分充足的墨,一点,一滴,让一个个墨点自由地散开,一朵朵水墨花自然地化开呈现,添加上枝干,叶子,一幅美丽的水墨花盛开图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特殊效果的技法还有油水分离法,皴法等,这些特殊技法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加了画面表现感,有趣的游戏实验上课更加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一幅幅精彩的作品更加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成就感,适当地穿插这些情趣化课程,对孩子的兴趣和自我满足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二、写生体验 激情趣
写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知每一样物体,只有通过充分的感知,建立起对对象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体验才能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物体的造型特点,色彩冷暖情感表达等,并大胆地通过各种老师教授的国画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水墨语言,这样学生的作品不仅有生命力,而且也激发出学生学习水墨技能技巧和表现方法的热情。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一些情趣化的写生。
1花卉类写生
花鸟类题材是水墨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除临摹或写生一些大型或野生的植物,一些小型的盆栽完全可以把他们搬进课堂,边观察,边表现。在水仙花盛开的时节,我经常把它搬进课堂,让学生观察,并用线条勾勒出它的造型;叶子的穿插表现,墨的浓淡变化,也可以表现前后关系,是一节非常好的线条造型课。仙人掌也是我常请的课上嘉宾,仙人掌它是一块一块地,又有尖尖的刺,它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块面物体的表现及尖刺物体的处理发放的探究。当然我的课堂上还会搬上吊篮,菊花等这些常见的绿植或花卉,只要把握住生长结构特点,勾线点染的方法的灵活运用,基本上学生都能创作出生动的作品。
2物品类写生
生活中的物品只要你选择合适,它都能成为很好的表现的题材。我们可以表现用的物品,我们也可以表现玩的物品,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表现玩的物品兴趣更为浓郁一些。例如在上《玩具熊》这一课中,我就带过去一只一米的大熊,学生一看这么大的熊,喜爱万分,都来摸一摸,抱一抱,有了感知体验后我随即把他摆成了一组静物,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组多么有吸引力的题材。我让学生先用淡墨勾勒出小熊的轮廓,再用干笔擦出毛绒绒的蓬松感,特别有水墨情趣。多写生,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物体水墨表现的方法技法,更可以培养孩子细致观察的能力,让他们能从生活中多多发现美,表现美!
3人物类写生
画好传统的工笔人物或大写意人物,它对创作者线条的把控以及墨浓淡疏密的组合是极其讲究的,如果对于儿童也用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也无疑是苛刻的,此类课程我们只要要求学生画出人物特征,即可完成目标。为了增加和父母的感情,我特意设计了一节《父母的肖像画》这一课。首先我让那个孩子通过事例讲述来父母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并让父母通过外貌的观察来表现一幅自己父母的肖像画,体现自己对父母的爱。由于场地的局限,和实际情况的制约,我们只能让孩子通过记忆或照片,根据老师针对性的引导,及国画技法地运用,来表现自己父母。一节课下来,有些同学画得爸爸短短的板寸头,利用了皴擦的方法,妈妈长长的头发,有的用了先勾线再染的方法,也有人用长、宽笔触来表现,有些画出了妈妈红红的殷桃小嘴及大眼睛,有些画出了爸爸的浓而密的络腮胡子,别提多有趣了。人物画,只要抓住所要表现的着重特征及相应情怀,一般都能表现的很生动,关键这类写生课,学生不仅乐意去尝试,而且提高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情感交流。
三、传统文化 挖情趣
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滋养着亿万炎黄子孙,有美轮美奂的民间艺术,传奇的神话故事以及经典的古典名著,如果把这些传统而又富有中国底蕴的特色文化融入到国画中,从中挖掘出创作灵感,表现方法,不仅让孩子对历史文化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更对国画创作开辟了一篇广大的空间,学生的学习不仅富有情趣,文化素养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升华。
1民间艺术皆入画
中国的民间艺术种类可就丰富了,有传统的青花艺术,神秘的彩陶艺术,有趣的皮影艺术,悦耳的戏曲艺术,生动的剪纸艺术等。把这些题材深入挖掘,设计成富有情趣的国画课例,不仅创作更多元化,对学生的艺术审美,传统知识的了解也会有一个大的提升。例如《美丽的青花》这一课中,我首先利用PPT向同学讲述了青花瓷器的相关历史知识,并着重引导孩子观察青花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特点,利用合适的水墨语言来表现青花特点和魅力,并鼓励学生精致地表现青花有趣的花纹,一节课下来,一幅幅白底蓝画,造型各异的作品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课例,我认为还是属于表现戏曲人物的这一课。戏曲人物首先他的扮相就吸引人,一副颜色丰富靓丽,花纹繁复讲究,还有透视精美绝伦,最后他的动作舞台表现力强,只要抓住其中一重点表现,这个作品就都非常惊艳。在这一课中,我不仅让孩子通过图片欣赏了解扮相特点及相关历史知识,更让学生上台来做一做动作,唱一唱这戏曲,摆一摆这面部神态,有了这亲自体验,学生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精髓,提高表现效率,更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创作情趣,让孩子学的好而又学的乐。
2故事情节入水墨
中国的故事可多啦!有另人喜爱的《西游记》《嫦娥奔月》《后裔射日》《女娲补天》等这些传统神话故事,也有另后人世代研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官场现行记》等古代名著等,我们都可以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选择故事中你喜爱的片段作为创作题材,拓宽了表现内容。例如《爱吃的猪八戒》这一课例中,我们就根据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看到美食就挪不动脚这一特点,创作了一副有大耳朵、大鼻子、大肚子的猪八戒看到了一堆美味的水果,坐在地上就大口大口吃美食的作品。八戒的憨态,学生都非常喜爱,创作是学生当然也就更加带劲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要好好深入的研究,就能挖掘出很多情趣化的课例,学生也能创作出很多情趣化的作品,成果也是非常喜人的!
四 合理临摹 悟情趣
大师创作时,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及当时作者内在的心境,如果我们简单地让学生临摹这些大师的作品,以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学到的只是一些简单技法及构图,难以让学生感悟其真正的内在情怀,所以在临摹大师作品时,我也会选择一些艺术水平较高,或易于少儿接受,或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名人作品,并跟学生讲解,让学生临摹,让其悟其情、悟其境、悟其特色。例如,明末清初画家朱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之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朱耷擅书画,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例如他所画的鱼、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特别是那对眼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鱼鸟的眼珠子还能转动,有时还会翻白眼瞪人哩。根据这些时代背景,知识的了解,画面物体特征的理解,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其画面的精髓及趣味,临摹才会生动,有意义。当然千百年来画家层出不穷,优秀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如何更好地推荐给学生,这就体现教师自我修养,鉴赏能力,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也一定会好好研究国画的历史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以更专业的角度来探索这富有中国特色的国画教学。
就像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王迎春老师所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应该一代代传下去,从小掌握和熟悉中国画得工具材料以及审美取向是继承发展中国画得战略工作。一旦把传统的技法和孩子原创精神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充满灵气、妙趣横生,富有中国特色的杰作。如何更有效,更有趣味地让孩子们学习中国画,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也是一定会继续探索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情趣化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学得扎实,学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韵兰 《中国画》
【2】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 李永永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