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沸腾——《儿童立场》读后感(袁祎) 2021-07-1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让课堂沸腾

——《儿童立场》读后感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袁祎

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读之不想放下。

每一篇都触动心灵。尤其是《儿童立场:情感与思维的沸腾》这一篇,深得我心。

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课堂。

“沸腾”,是美学之父鲍姆嘉登所说审美情绪时用的一词,意即 “沸腾的审美情绪”。

成尚荣先生想到了儿童学习生活中的情绪沸腾问题。他说:“情绪不沸腾,怎么能兴致勃勃地学习呢?怎么学会学习呢?沸腾的情绪,当然是情感的沸腾,沸腾的情感改变了认知过程,学习成为暖认知的过程。遗憾的是,当下课堂上,儿童的情感还没真正沸腾起来,所以,课堂教学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还远远没有到位。”

他还说:“所谓课堂审美情绪的沸腾,不只是情绪,也不只是情感,还有思维,只有思维真正沸腾了,学生生活才能真正沸腾;从某一个角度说,思维的沸腾,表现为情绪、情感的沸腾。”

我想到了自己的课堂。如何使课堂沸腾?如何做到让儿童情感与思维沸腾?

一、       温暖

就像水至沸点才会沸腾一样,沸腾的课堂同样需要一定的温度。

温暖的课堂是宽松的。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条条框框,没有疾言厉色,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有的只是不断的鼓励,真心的赏识,无限创造的可能。

温暖的课堂是快乐的。内心充盈着好奇,一次次印证着自己的猜想,一次次探索与求证,一次次错误与成功,一天天成长,收获着喜盈盈的满足。

温暖的课堂是自由的。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解放儿童”。自由是儿童存在的本质。在这里,儿童所有的灵感都不受约束,儿童所有的想象都天马行空,儿童所有的意见都得到尊重。

温暖的课堂是宽容的。蒙台梭利指出,“作为教师的儿童。”怀揣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看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儿童始终是儿童,他们不但会犯错,而且会犯很多错。要蹲下身子看孩子,容忍小错,不打击儿童,用发现的眼睛看待儿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儿童。于是,孩子有了一颗炽热的心,他愿意在课堂投入他的热情,满怀激情地参与和进行学习,从而热腾腾、活泼泼地生长。

二、       好玩

儿童还有一个名字,叫“游戏者”。“游戏是儿童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儿童在游戏中将现实与超越、真实与想象联结起来,将规则与创造、个体与伙伴统一在一起。这样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快乐、开放、有效的。

要变革课堂的学习方式,让儿童成为游戏者,让儿童具有一种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不在于某一种具体的方式,而在于它会引领儿童发展。

1.      积极参与

归根到底,课堂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人在心不在,那又何谈学习?所以,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需有磁石一般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去尝试,积极去探索。

在教学统编版教材六下《北京的春节》一课时,组成民俗研究队,研究北京的春节和江阴的春节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意思的话题,生活经验的唤醒,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学习热情高涨,个个参与其中,阅读、交流、讨论、补充、探究……学习活动高潮迭起,让人大呼过瘾。

2.      享受过程

游戏中的儿童不会追逐分数,不会在意名次高低,他们沉浸在游戏带给他们的欢乐和享受之中。课堂,有了些许游戏精神,不再死气沉沉,增添不少生机,充满活力。因此,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教学知识技能,不仅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我们的课堂,不能只看见分数。记得有一句话曾经流行一时,“课堂要看得见分数。”我想,看见分数的应该是老师的第三只眼,是隐性的。显性的两只眼睛,应该一只解读教材,一只解读学生。

我们的课堂,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分数。毕竟,我们要立足长远,为学生谋发展。

三、智慧

我们要建设伴随着思考快乐的课堂,即智慧课堂。

课堂上,学生要常做思维体操,进行深度学习。日前,施茂枝教授在《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中对深度学习做出以下界定:深度学习是学习主体围绕明确的任务,有意识地应用教师教的或自己习得的合适思维加工工具,高强度地参与信息加工,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提升,并力求效益最大化。

其中的“思维加工工具”跃入我们的眼帘。这样的工具,我们教给学生了吗?这样的支架,学生自己会运用了吗?

1.      搭建思维支架

统编版教材六下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对于教师来说,信手拈来,可对于学生来说,未必人人都能参透。

“交流平台”为学生支招,告知分清主次的方法:“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这样的支架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是抽象的。有没有更加形象、更加易懂的表达呢?

我用了“有故事”这个词。我告诉学生,“有故事”的地方就应该详写。《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腊八节有故事,要喝腊八粥,所以详写。过小年要详写,因为要祭灶王;除夕要详写,因为家家热闹;初一要详写,因为有逛庙会;元宵要详写,因为处处悬灯结彩。

“有故事”这个思维支架,儿童易懂,有画面感,有形象感,对接学生的思维,不会“短路”。

在完成的习作“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中,所有学生都运用这个思维工具,很好地谋篇布局。李紫嫣写的《端午食粽》一文,安排包粽子作为详写,因为包粽子过程中故事频频。再如吴易诚写的《除夕年夜饭》中,就把年夜饭的菜肴丰富作为重点,因为每个菜都有故事,都有寓意。

用上“有故事”这一思维支架,学生不仅学会了安排详略,更把习作写得很有看点。

2.      渗透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课堂中,我们可以有机渗透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对比与类比等思维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统编版教材六下第一单元中,可以将《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放在一块儿来学习,设计渗透求同、求异思维方法的学习活动。问题如下:这两篇课文都写到了什么?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写法有何不同?学生将两篇课文放在一块儿看,发现两篇课文都写到了腊八粥,老舍笔下的腊八粥食材特别丰富,简直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甜甜腻腻,让人喜爱。在写法上,沈从文写的《腊八粥》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写八儿馋粥衬托腊八粥的好吃、诱人。

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是学习运用思维方法的过程,又是立足整体对两篇课文进行的归纳,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大有裨益。在预习第3课《古诗三首》时,学生自然而然将三首诗放在一起探究它们的共同之处,果不其然,这三首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分别对应寒食节、七夕、中秋节。学生顺势查找了有关这些传统节日的资料,也摘抄了其他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

如此,学生进行的学习不可谓不深入。

让课堂沸腾,沸腾的不仅是炽热的情感,还有如火如荼的思维,更有生命在此相遇的那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