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_时空观念_阐释_马维林
2021-07-18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历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七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论文
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释
马 维 林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 江阴 214437)
【收稿日期】 2017-01-07
[关键词]时空观念,社会时空,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 6241(2017)05-0038-05
总第 762 期
Sum No.762
2017 年第 05 期
No.05,2017
历史教学
History Teaching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通高中美育课程整合研究》(项目编号:
DHA150328)的子课题——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2015 年度)“审美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
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5JK11- L038)的阶段成果。
① 郑流爱: 《关注历史知识、历史思维与历史理解—— — 英国“新历史科”探析》, 《全球教育展望》2007 年第 3 期。
②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第 1 页。
③ 葛剑雄、周筱赟: 《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88 页。
*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
一,对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在特定的
历史背景下理解历史史实,建构历史联系,进而
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当前,对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认识误区主要体
现在对时空观念内涵的理解上,或将客观的自
然时空和历史社会时空混淆,或片面理解历史
学科的时空内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内
涵,澄明主旨。
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式的变革,凸显历史的学科特性, “从历史知识
的本质、历史学习的本质去寻找答案。这涉及历
史学科的基础和历史教学的方法论问题”。 ① 新
修订的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界定为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
析的观念”,其内容包括: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
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
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
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等等。这些都体
现了对历史学科特性的把握。全面认识上述内
容,深刻理解其内涵,需要我们从历史学科的时
空观念、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及时空观视域下历
史发展的特征等视角进行阐释。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
校其总成绩,求得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
动之资鉴者也。”
② 梁启超的论述一方面反映了
历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并按一定的顺序发
生的,人时刻都在创造着自己的存在空间,也正
因为如此,才可以在历史的进程中把握其因果
关系,获得对历史的认识;另一方面,梁启超也
看到历史研究的价值指向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
供借鉴,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梁启超对历
史的界定不仅解释了“时空观念”何以与历史相
伴而生,同时也对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内涵进
行了初步的阐述,即历史的时空实质是“人”的
活动,是人创造了历史的社会时空,历史时空因
此获得了其不同于自然时空的人文意涵。葛剑
雄认为, “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
简称史学,也可以称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
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
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
方法和规律”。
③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历史学
科就是研究和掌握历史科学的一门学科,其特
质既包括历史事实,又包括历史研究方法和理
一、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阐释
教 学 研 究
38
论。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历
史学科特质决定的。一方面,建构历史事实本身
离不开时空观念;另一方面,历史研究的方法和
理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之上。“时空”
是历史的存在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
历史起点,重构历史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
“时空观念”。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
事情,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同时又是人类基于
历史媒介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的认识,是对客观
历史的主观建构。当历史研究者依据客观存在
的“物”重构历史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时空转化,
将过去的历史纳入到今天人类思考问题的框
架,建构对于未来的意义表述。“经过这样的转
化,过去的事业,才变成历史。也就是说,那些外
在的,有其本身运作原因的事业,被我们的记
忆、被我们的历史意识及理解力掌握后,才变成
历史。只有我们记忆所及的事,才是真正尚未逝
去的过去,才是虽然过去却有现在性的事”。 ①
时空观念的史学方法论隐喻了一个规则,
如果要获得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把握,就必须回
到历史现场去发现“物”与“事”背后的决定因
素,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审视, “按时
间顺序和空间分布等要素,揭示系列史实间的
联系,形成历史发展的线索”, ② 才能获得对
“‘物’背后的行为方式和信仰”的合理解释。但
历史中的时空并非先验存在,也不是均匀流淌
着的时间河流, “而是在航拍视角中的江河,河
流的顺逆两个维度于一瞥中尽收眼底”。 ③ 历史
叙事中的时空观念是跨时空的,而过去发生的
事实哪些可以进入我们研究的视野,取决于我
们对今天和未来的观念,重构历史必须将过去
历史发生的时空与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空甚至
未来社会发展的时空统一起来,纳入统一概述
中。只有这样,历史叙事才得以摆脱编年史的简
单陈述而展现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图景。无论编
撰历史还是认识历史都离不开“时空观念”,时
空维度是我们认识历史无法超越的维度, “时空
观念”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作为历史
研究结果呈现的历史叙事或者被重构的历史是
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呈现的,比较常见的两
种组织机制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和
空间序列。通史、断代史、阶段史都属于时间序
列的历史呈现。历史编纂除了按时间来呈现的
通史体例外,还有以朝代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来
呈现历史的发展状况的断代史。按时间序列认
识历史还表现为对历史上一些重要阶段进行研
究,形成了具有时间特征的某个具体时段的历
史叙事。如“古希腊时期” “大航海时代” “五四运
动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考察一个国家的历史
进程往往以时间为顺序,获得对一个国家的历
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过程的了解,在过去、现在
和未来之间建立起联系;考察不同地区人类文
明的历史往往按国别或地区来组织,历史以空
间区域为背景来呈现,凸显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和文化的独特性。
为了深刻认识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内涵,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将讨论引向深入,从马克思
唯物史观入手对时空观念进行理论阐释,获得
对时空观念内涵的深刻把握。
自然的时空,是客观存在的时空,所谓历史
在时空中发生,但人类历史的“时空”不仅局限
于“自然时空”,更主要体现为“社会时空”,这一
时空是由人类实践所创造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揭示了历史存在的现实基
础,全面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发展规
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实现了对过去一
切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④ 为正确地进行历
史认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其中,在实践基
① 〔德〕德罗伊森: 《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26 页。
② 刘俊利: 《基于课程目标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渊源与内涵》,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 年第 9 期。
③ 〔荷兰〕弗兰克·安柯斯密特: 《历史表现中的意义、真理和指称》,周建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年,第 43 页。
④ 孙乐强: 《重估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独特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江苏社会科学》2013 年第 6 期。
二、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时空观念理解
教 学 研 究
39
础上的“社会时空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
表征。“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
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
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
活。但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
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
些需要的资料,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
这样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① 在
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物质生产的重要
性,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础。正是
因为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人与人建
立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总是与当时的生
产力水平相适应。马克思一方面肯定社会生产
力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也揭
示了人类社会实践以及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生
产关系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到社会时
空的制约。这样, “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人”
的活动就被赋予了自己的时空存在形式:社会
时间和社会空间”, ② 人类实践创造了人类生活
的社会时空的实体,这就决定了研究人类社会
发展的历史必须从时空出发。
由于人类历史是人实践活动的历史,按照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论观点,实践创造了人
类历史本身,实践也同时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
进,这种推动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
关系的矛盾运动来实现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活
动总是处于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具体的时空之
中,受到自然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制约,研究历史
必须从不同社会的阶段性和具体的历史情境出
发,具体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从
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生产方式出发理解历史,才
能纲举目张,洞察本质。以唯物史观的时空观来
考察资本主义的历史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的发
展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张的过
程,资本主义通过扩张将全球纳入到资本主义
的“时空”之中。不仅资本主义,整个人类社会发
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受到时空制
约,并不断超越时空限制,创造人类的社会时
空。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赋予了时间和空间以
意义,这样的时空实质上是人化的时空,是人类
创造的时空,是意义时空和价值的时空。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关于“时空观念”的内涵
阐释还包括: “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
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
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这些内容反映了
时空观视域下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历史发展
建立在人类整体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而人的活
动是有目的的,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是在一定
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进行的。因此,社
会历史时空视域下,历史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
多样性、方向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历史时空的多样性特点正是由历史的时空
性本身决定的。按照鲁西奇的观点,人类历史发
展道路的多样性有三个根源: “自然的多样性、
人群的多样性和人群对多样性自然的适应、应
对与抉择的多样性。”
③ 正是这种不同空间区域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人类与自然交往方式的
不同创造了丰富的历史表现和言说方式。如古
希腊濒临海洋、岛屿众多的自然环境下诞生了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而罗马地区却以法制建设
的成果而影响后世;同一时期东方的中国,在由
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央集
权的政治体制,也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
明。这种不同正是由于历史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的不同以及人类在面对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环境
时与环境的复杂互动产生的。当今,世界各国历
史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国人民在自
己生活的时空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时空
观念”要求我们以国际理解的视野对待各国的
历史和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包容的心态
①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79 页。
② 贾英健: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实践维度与虚拟转向》, 《理论学刊》2013 年第 4 期。
③ 鲁西奇: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51 页。
三、时空观视域下历史发展的
总体特征
教 学 研 究
40
① 〔德〕约恩·吕森: 《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51 页。
② 白寿彝: 《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 153 页。
③ 易然、易连云: 《从“诗意栖居”到“精神幸福”—— — 海德格尔哲学的现代教育意义释》, 《教育研究》2014 年第 11 期。
教 学 研 究
理解各国文化,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多样性是历史存在的主要形态,世界因多
样性而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时空的历史不同于
自然时空,均匀地展开,像钟表的指针朝着一个
方向以相同的节奏运动着,不平衡性、多样性是
社会时空存在的基本方式。由于历史发展进程
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历史发展进
程还会表现为一定的曲折性,有时甚至停滞不
前或倒退。社会时空的这些特点要求在具体的
时空背景下认识历史发展矛盾性和复杂性,把
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具体语境下开展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
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赋予历史时空以蓬勃的生机。
时空的方向性蕴含在历史发展的目的性和
主观能动的过程中。历史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但
同时又呈现出总体性、方向性的特点,总体趋势
是向前发展的,指向更高的目标。马克思认为,
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实现人类自身的
解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正是在
社会历史实践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
社会历史实践改变着客观世界,也改变着人类
自身。而人类对自身的改变有着明确的目标指
向,有自身的价值预设。历史时空的方向性表现
为人类历史发展在总体进程上的不断进步,人
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自身也不断地
从野蛮走向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人类
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有限的时空,从而拥有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进程本身表现出明确的方
向性。德国历史学家约恩·吕森在谈及历史的意
义时说: “如果我们和后辈在从过去向未来前进
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方向,那么来自于历史回忆
的、能形成意义的未来的塑造会更加完美。这样,
我们就能将一个照亮未知道路的火炬传递到他
们手中。”
① 向着未知,为了未来,这是人类实践的
动力和方向,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要求我们具
有洞察历史趋势的能力,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认
识历史的同时,又不囿于时空的限制,把握历史
前进的方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以整体观把握历史,同样是历史学科“时空
观念”的重要内涵。司马迁所谓“穷天人之际,通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时空整体,昭然可见。
“时空观念”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
一,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间进程中探究历史规
律,以规律性认识整体性。我们考察近代以来不
同地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会发现各地的资
产阶级革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时间进程上的
差异和具体方式的不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进
入了资本主义时代,100 多年后法国以剧烈的大
革命的方式历经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
治,俄国则通过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走上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对这些国家的历史考察
既要深入各国的社会内部,了解各国的经济发
展、政治力量对比、文化差异,也要着眼资本主
义发展的整体,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普遍性。如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原因所
呈现出的普遍性: “每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
新的水平,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这种发展时,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便激化,只有调整与改
革旧的生产关系,生活生产力才会得到发展。”
②
整体性的时空观念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的总体
趋势。第二,从具体的、局部的、分散的历史中发
现历史的关联性,以关联性认识整体性。未被认
识的历史史事是具体的、零散的、分散地存在
着,认识历史还必须超越对局部的社会时空的
理解,从整体性把握。既要从个别的具体的历史
情境中获得历史认识,更要超越具体和个别,从
联系的视角整体认识历史。“在海德格尔的思想
中,天、地、人、神四者是统一的整体,他们彼此
并非相互分割的局部。每一部分都以自己的独
有方式与他者相联系。”
③ 显然,海德格尔主张将
人类历史与时空作为整体来考察。比如,我们研
究人的历史,不能建立在对个别人和人的个别
性的研究上,需要从总体上把握人的发展,把握
41
点对点、面对面的辅导,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短
板,提高复习教学的达成度。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训练后试卷的分析讲
评和矫正改进,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优化训练
效果、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的一步。
高三复习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教
学目标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根“红线”,每一
个教学要素和环节都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优化
组合、协调运作,形成课堂教学特有的动态结
构。 ① 高三复习教学是一个目标、教学与评价合
而为一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
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转向“把目标当做一节课
的灵魂,所有教学活动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
标的达成,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指向测试评价
方案。”
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课更应注重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作者简介】 赵剑峰,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淮北
市实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① 唐春良: 《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制、达成与评价》, 《教学与管理》2000 年第 11 期。
② 陈志刚、翟霄宇: 《多角度认识教学目标—— — 基于标准的历史教学设计的要求》,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 年第 8 期。
马 维 林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 江阴 214437)
【收稿日期】 2017-01-07
[关键词]时空观念,社会时空,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 6241(2017)05-0038-05
总第 762 期
Sum No.762
2017 年第 05 期
No.05,2017
历史教学
History Teaching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通高中美育课程整合研究》(项目编号:
DHA150328)的子课题——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2015 年度)“审美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
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5JK11- L038)的阶段成果。
① 郑流爱: 《关注历史知识、历史思维与历史理解—— — 英国“新历史科”探析》, 《全球教育展望》2007 年第 3 期。
②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第 1 页。
③ 葛剑雄、周筱赟: 《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88 页。
*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
一,对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在特定的
历史背景下理解历史史实,建构历史联系,进而
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当前,对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认识误区主要体
现在对时空观念内涵的理解上,或将客观的自
然时空和历史社会时空混淆,或片面理解历史
学科的时空内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内
涵,澄明主旨。
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式的变革,凸显历史的学科特性, “从历史知识
的本质、历史学习的本质去寻找答案。这涉及历
史学科的基础和历史教学的方法论问题”。 ① 新
修订的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界定为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
析的观念”,其内容包括: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
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
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
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等等。这些都体
现了对历史学科特性的把握。全面认识上述内
容,深刻理解其内涵,需要我们从历史学科的时
空观念、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及时空观视域下历
史发展的特征等视角进行阐释。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
校其总成绩,求得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
动之资鉴者也。”
② 梁启超的论述一方面反映了
历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并按一定的顺序发
生的,人时刻都在创造着自己的存在空间,也正
因为如此,才可以在历史的进程中把握其因果
关系,获得对历史的认识;另一方面,梁启超也
看到历史研究的价值指向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
供借鉴,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梁启超对历
史的界定不仅解释了“时空观念”何以与历史相
伴而生,同时也对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内涵进
行了初步的阐述,即历史的时空实质是“人”的
活动,是人创造了历史的社会时空,历史时空因
此获得了其不同于自然时空的人文意涵。葛剑
雄认为, “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
简称史学,也可以称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
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
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
方法和规律”。
③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历史学
科就是研究和掌握历史科学的一门学科,其特
质既包括历史事实,又包括历史研究方法和理
一、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阐释
教 学 研 究
38
论。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历
史学科特质决定的。一方面,建构历史事实本身
离不开时空观念;另一方面,历史研究的方法和
理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之上。“时空”
是历史的存在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
历史起点,重构历史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
“时空观念”。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
事情,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同时又是人类基于
历史媒介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的认识,是对客观
历史的主观建构。当历史研究者依据客观存在
的“物”重构历史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时空转化,
将过去的历史纳入到今天人类思考问题的框
架,建构对于未来的意义表述。“经过这样的转
化,过去的事业,才变成历史。也就是说,那些外
在的,有其本身运作原因的事业,被我们的记
忆、被我们的历史意识及理解力掌握后,才变成
历史。只有我们记忆所及的事,才是真正尚未逝
去的过去,才是虽然过去却有现在性的事”。 ①
时空观念的史学方法论隐喻了一个规则,
如果要获得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把握,就必须回
到历史现场去发现“物”与“事”背后的决定因
素,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审视, “按时
间顺序和空间分布等要素,揭示系列史实间的
联系,形成历史发展的线索”, ② 才能获得对
“‘物’背后的行为方式和信仰”的合理解释。但
历史中的时空并非先验存在,也不是均匀流淌
着的时间河流, “而是在航拍视角中的江河,河
流的顺逆两个维度于一瞥中尽收眼底”。 ③ 历史
叙事中的时空观念是跨时空的,而过去发生的
事实哪些可以进入我们研究的视野,取决于我
们对今天和未来的观念,重构历史必须将过去
历史发生的时空与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空甚至
未来社会发展的时空统一起来,纳入统一概述
中。只有这样,历史叙事才得以摆脱编年史的简
单陈述而展现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图景。无论编
撰历史还是认识历史都离不开“时空观念”,时
空维度是我们认识历史无法超越的维度, “时空
观念”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作为历史
研究结果呈现的历史叙事或者被重构的历史是
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呈现的,比较常见的两
种组织机制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和
空间序列。通史、断代史、阶段史都属于时间序
列的历史呈现。历史编纂除了按时间来呈现的
通史体例外,还有以朝代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来
呈现历史的发展状况的断代史。按时间序列认
识历史还表现为对历史上一些重要阶段进行研
究,形成了具有时间特征的某个具体时段的历
史叙事。如“古希腊时期” “大航海时代” “五四运
动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考察一个国家的历史
进程往往以时间为顺序,获得对一个国家的历
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过程的了解,在过去、现在
和未来之间建立起联系;考察不同地区人类文
明的历史往往按国别或地区来组织,历史以空
间区域为背景来呈现,凸显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和文化的独特性。
为了深刻认识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内涵,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将讨论引向深入,从马克思
唯物史观入手对时空观念进行理论阐释,获得
对时空观念内涵的深刻把握。
自然的时空,是客观存在的时空,所谓历史
在时空中发生,但人类历史的“时空”不仅局限
于“自然时空”,更主要体现为“社会时空”,这一
时空是由人类实践所创造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揭示了历史存在的现实基
础,全面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发展规
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实现了对过去一
切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④ 为正确地进行历
史认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其中,在实践基
① 〔德〕德罗伊森: 《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26 页。
② 刘俊利: 《基于课程目标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渊源与内涵》,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 年第 9 期。
③ 〔荷兰〕弗兰克·安柯斯密特: 《历史表现中的意义、真理和指称》,周建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年,第 43 页。
④ 孙乐强: 《重估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独特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江苏社会科学》2013 年第 6 期。
二、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时空观念理解
教 学 研 究
39
础上的“社会时空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
表征。“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
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
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
活。但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
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
些需要的资料,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
这样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① 在
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物质生产的重要
性,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础。正是
因为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人与人建
立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总是与当时的生
产力水平相适应。马克思一方面肯定社会生产
力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也揭
示了人类社会实践以及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生
产关系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到社会时
空的制约。这样, “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人”
的活动就被赋予了自己的时空存在形式:社会
时间和社会空间”, ② 人类实践创造了人类生活
的社会时空的实体,这就决定了研究人类社会
发展的历史必须从时空出发。
由于人类历史是人实践活动的历史,按照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论观点,实践创造了人
类历史本身,实践也同时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
进,这种推动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
关系的矛盾运动来实现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活
动总是处于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具体的时空之
中,受到自然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制约,研究历史
必须从不同社会的阶段性和具体的历史情境出
发,具体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从
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生产方式出发理解历史,才
能纲举目张,洞察本质。以唯物史观的时空观来
考察资本主义的历史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的发
展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张的过
程,资本主义通过扩张将全球纳入到资本主义
的“时空”之中。不仅资本主义,整个人类社会发
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受到时空制
约,并不断超越时空限制,创造人类的社会时
空。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赋予了时间和空间以
意义,这样的时空实质上是人化的时空,是人类
创造的时空,是意义时空和价值的时空。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关于“时空观念”的内涵
阐释还包括: “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
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
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这些内容反映了
时空观视域下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历史发展
建立在人类整体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而人的活
动是有目的的,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是在一定
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进行的。因此,社
会历史时空视域下,历史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
多样性、方向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历史时空的多样性特点正是由历史的时空
性本身决定的。按照鲁西奇的观点,人类历史发
展道路的多样性有三个根源: “自然的多样性、
人群的多样性和人群对多样性自然的适应、应
对与抉择的多样性。”
③ 正是这种不同空间区域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人类与自然交往方式的
不同创造了丰富的历史表现和言说方式。如古
希腊濒临海洋、岛屿众多的自然环境下诞生了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而罗马地区却以法制建设
的成果而影响后世;同一时期东方的中国,在由
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央集
权的政治体制,也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
明。这种不同正是由于历史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的不同以及人类在面对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环境
时与环境的复杂互动产生的。当今,世界各国历
史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国人民在自
己生活的时空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时空
观念”要求我们以国际理解的视野对待各国的
历史和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包容的心态
①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79 页。
② 贾英健: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实践维度与虚拟转向》, 《理论学刊》2013 年第 4 期。
③ 鲁西奇: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51 页。
三、时空观视域下历史发展的
总体特征
教 学 研 究
40
① 〔德〕约恩·吕森: 《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51 页。
② 白寿彝: 《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 153 页。
③ 易然、易连云: 《从“诗意栖居”到“精神幸福”—— — 海德格尔哲学的现代教育意义释》, 《教育研究》2014 年第 11 期。
教 学 研 究
理解各国文化,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多样性是历史存在的主要形态,世界因多
样性而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时空的历史不同于
自然时空,均匀地展开,像钟表的指针朝着一个
方向以相同的节奏运动着,不平衡性、多样性是
社会时空存在的基本方式。由于历史发展进程
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历史发展进
程还会表现为一定的曲折性,有时甚至停滞不
前或倒退。社会时空的这些特点要求在具体的
时空背景下认识历史发展矛盾性和复杂性,把
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具体语境下开展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
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赋予历史时空以蓬勃的生机。
时空的方向性蕴含在历史发展的目的性和
主观能动的过程中。历史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但
同时又呈现出总体性、方向性的特点,总体趋势
是向前发展的,指向更高的目标。马克思认为,
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实现人类自身的
解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正是在
社会历史实践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
社会历史实践改变着客观世界,也改变着人类
自身。而人类对自身的改变有着明确的目标指
向,有自身的价值预设。历史时空的方向性表现
为人类历史发展在总体进程上的不断进步,人
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自身也不断地
从野蛮走向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人类
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有限的时空,从而拥有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进程本身表现出明确的方
向性。德国历史学家约恩·吕森在谈及历史的意
义时说: “如果我们和后辈在从过去向未来前进
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方向,那么来自于历史回忆
的、能形成意义的未来的塑造会更加完美。这样,
我们就能将一个照亮未知道路的火炬传递到他
们手中。”
① 向着未知,为了未来,这是人类实践的
动力和方向,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要求我们具
有洞察历史趋势的能力,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认
识历史的同时,又不囿于时空的限制,把握历史
前进的方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以整体观把握历史,同样是历史学科“时空
观念”的重要内涵。司马迁所谓“穷天人之际,通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时空整体,昭然可见。
“时空观念”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
一,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间进程中探究历史规
律,以规律性认识整体性。我们考察近代以来不
同地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会发现各地的资
产阶级革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时间进程上的
差异和具体方式的不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进
入了资本主义时代,100 多年后法国以剧烈的大
革命的方式历经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
治,俄国则通过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走上资
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对这些国家的历史考察
既要深入各国的社会内部,了解各国的经济发
展、政治力量对比、文化差异,也要着眼资本主
义发展的整体,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普遍性。如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原因所
呈现出的普遍性: “每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
新的水平,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这种发展时,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便激化,只有调整与改
革旧的生产关系,生活生产力才会得到发展。”
②
整体性的时空观念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的总体
趋势。第二,从具体的、局部的、分散的历史中发
现历史的关联性,以关联性认识整体性。未被认
识的历史史事是具体的、零散的、分散地存在
着,认识历史还必须超越对局部的社会时空的
理解,从整体性把握。既要从个别的具体的历史
情境中获得历史认识,更要超越具体和个别,从
联系的视角整体认识历史。“在海德格尔的思想
中,天、地、人、神四者是统一的整体,他们彼此
并非相互分割的局部。每一部分都以自己的独
有方式与他者相联系。”
③ 显然,海德格尔主张将
人类历史与时空作为整体来考察。比如,我们研
究人的历史,不能建立在对个别人和人的个别
性的研究上,需要从总体上把握人的发展,把握
41
点对点、面对面的辅导,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短
板,提高复习教学的达成度。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训练后试卷的分析讲
评和矫正改进,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优化训练
效果、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的一步。
高三复习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教
学目标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根“红线”,每一
个教学要素和环节都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优化
组合、协调运作,形成课堂教学特有的动态结
构。 ① 高三复习教学是一个目标、教学与评价合
而为一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
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转向“把目标当做一节课
的灵魂,所有教学活动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
标的达成,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指向测试评价
方案。”
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课更应注重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作者简介】 赵剑峰,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淮北
市实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① 唐春良: 《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制、达成与评价》, 《教学与管理》2000 年第 11 期。
② 陈志刚、翟霄宇: 《多角度认识教学目标—— — 基于标准的历史教学设计的要求》,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 年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