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的情境任务 2021-07-17
网站类目:研究成果获奖 姓名:龚樱 所在单位:江阴市祝塘中学 获奖类别: 获奖级别:省级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2021-07-17 评比部门: 发表刊物: 刊物级别:省级 发表时间:2021-07-01

创设有效的情境任务 

    摘要:三新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强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提升学科综合素养。然而在具体课堂实践中,却涌现出一批伪情境、伪任务。去伪存真,创设有效的情境任务,才能从本质上实现课堂的转型。有效的情境任务应彰显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应关注课堂的生成与学生的成长,应重视文本教材的创作背景,应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任务群教学;情境任务;去伪存真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提到:“情境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的综合考查的载体”1】。因此,在任务群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努力选取适宜的素材,创设各类情境和任务,以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水平。但在具体实践中,虚假任务、无效任务、超能任务等屡见不鲜,情境任务的合理性、有效性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议题。本文意在通过梳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伪情境、伪任务,去伪存真,指明有价值、有意义的情境创设的导向。

    一、基于课标,防价值旁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语文课程始终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育人功能。

    有教师对部编版上册第一单元《哦,香雪》一文设计了如下任务:比较香雪和凤娇二人,哪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更成功,更适合做主人公。学生各执己见。有同学说香雪刻画细腻、更符合时代要求,也有同学认为凤娇更符合人性、更真实,刻画得更成功。一时间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教师亦未给出定论。

    这样的课堂是危险的,有违课标理念。两个人物形象确实刻画得都各有所长,但主人公却只能是香雪。因为,面对火车载来的新世界,凤娇注意到的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腕上的手表,而香雪的目光却在人造革学生书包和铅笔盒上移不开,两个人物的追求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写作于改革开放后,彼时的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正逐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凤娇的注意力更趋向敏感的政治性、阶级性话题,而香雪的人物则体现了山里姑娘的纯真活泼、自尊自爱和对文明的追求。因此,毋庸置疑,主人公必须是香雪。

    语文课堂里,任何时候都不能价值旁落,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坚守我们的价值,秉持价值引领原则,这是语文老师的底线。

    二、基于学生,防本位偏离

    课堂的转型要求我们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学生,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课堂的旨归。18个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亦将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因此,生本意识应在新课堂中落到实处。然而,笔者发现,在众多冠以任务群学习的课堂中,却出现了以下现象。

    现象一:基于传统教学,创设虚假情境

    有教师对部编版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一文创设了如下情境:学校微信公众号为了展示同学们的阅读鉴赏水平,拟推出“名家经典我来读”系列栏目,现就《故都的秋》向你约稿,请按照版块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内容简介,2.艺术鉴赏,3.文题定色,4.朗读展示。

    脱离情境的帽子,该课堂还是以教师为本位,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问题的来源不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实践,任务的提出不是基于情境的需要,情境的创设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引领作用,学生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境任务中进行有效的、真实的学习。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真实有效的任务,才是解决之道。虚假的情境带出的势必还是教师话语体系支配下的课堂,没有将学生的学习作为出发点和旨归。用任务驱动活动,让情境的设置为培养学生服务,才能真正脱离传统教学,落实“培养人”这一目标。

    现象二:基于教师认知,创设超能任务

    有教师对部编版上册第六单元《上图书馆》一文创设了如下情境:我校图书馆比较破旧,借阅人数少,形同虚设。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学校拟新建图书馆,现通过校报向全体师生征集意见。请你向校报投稿,可从建筑风格、室内布置、书籍选择、借阅制度等方面,选择某一角度提出建议,并结合文本说出理由。

    暂且不论这任务需要几课时才能完成,而这是一个单篇任务型教学设计;也暂不论是否真有图书馆的建造会征求学生的意见。聚焦情境中的任务,不难发现,建筑风格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史知识,室内布置需要学生有装潢设计的常识,书籍选择需要学生对各类书籍涉猎广泛且能分门别类,借阅制度则亦是学生陌生的范畴。这样的情境一出,任务一做,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上图书馆》一文居于教材中的意义定会相去甚远。

    突破教师的知识本位意识,立足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才是解决之道。共情力的消失,是语文教师最大的悲哀。教师心中有生,眼中有人,能通过情境任务召唤学生主动投入,亲身经验,在“做”中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象三:空有情境任务,忽视学生精神成长

    有教师对部编版上册第七单元《赤壁赋》一文创设了如下情境:日前,学校文学社公众号发布了本学年假期研学路线,其中包括了东坡赤壁。有同学在评论区留言:上周刚去过醉翁亭的飘过。不去,遗憾;去了,相当地遗憾。这评论一时引起同学们在留言去的热议。东坡赤壁,你去,还是不去?请你结合自己阅读《赤壁赋》一文的体悟,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这样的情境是否有意义?是否真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值得我们深思。课堂开展下去,学生围绕去还是不去赤壁这一问题,教师作着相应的引导,最终得出了赤壁是“现实之自然”“历史之自然”“人文之自然”“哲理之自然”的结论。姑且不论这样的表述是否恰当,聚焦情境以及课堂生成,我们发现,这堂课情境的落实,没有以学生的精神成长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杨九俊院长说:我们语文学科的第一价值追求,应该是学生的精神成长。1】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涵养品德、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三新背景下的任务群学习,要从学生精神成长的角度认识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上述这样的课堂,却空有情境任务,而无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精神成长。

    三、基于教材,防意蕴缺失

    部编版教材的编写与单元设计联系起来,每个单元都有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每个活动的实施、每个人物的完成都是为整个单元的主题服务的。因此,切不可隔离文本与单元的联系。然而笔者却屡见这样的现象:陷于文本内部而忽视文本外延,重视教学经验而忽视文本价值。

    有教师对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创设了如下情境:苏轼被贬黄州,立于赤壁,假设你穿越到了彼时彼地,与苏轼一起饮酒赋诗。游玩后将一天所见所闻所感记入手账。请按照如下任务完成手账制作:1.绘制赤壁之景,2.鉴赏赤壁之景,3.抒写感受,4.完稿展示。

    拨开情境的外衣,这堂课本质上就是知识的梳理。关于苏轼在何情境下写下此诗,此诗体现了苏轼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在苏轼的一生中此诗占据怎样的地位,本诗在此单元中又有着怎样的价值,在这堂课中,都没有彰显。

    杨九俊院长说:从人文内涵意义上说,要努力体会任务群和教材呈现背后的思想意蕴,要认真领悟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这是时代需求,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1】有效的任务群教学应是基于教材研究的教学,应着眼于文本的创作、作家的经历、文学史的洪流,教师与学生应能走得进文本的内部,更要能关注文本的外延。教学要贴着文本、贴着作者、贴着当时的写作背景、贴着当时的情境。

    四、基于评价,防目标错位

    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列出了五条评价建议,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9年颁发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评价体系的明确有效杜绝了传统课程只教不评,学评分离的状况,评价这一概念应该在我们的任务群学习中得到体现。

    有教师对部编版上册第六单元做了如下单元设计:某校高一年级将举办班级读书会,恰逢学校学情调查。学生会考虑是否如期举行读书会。作为学生会的一员,请你做一份调查问卷,在班内做好调查,收集各方想法,写一封《告学生书》,智慧地反驳与你意见相左的一方。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读书,这样的情境任务是符合本单元的大概念的。但是,拿什么来评价这封《告学生书》?这个问题不该像传统课堂那般唯老师考虑。教师创设该情境任务的初衷,是在本单元单篇教学完毕后,考查学生对于通畅说理、形象说理、反驳说理等的掌握情况。那么,在学习设计之前,就该做好评价设计。否则,学生洋洋洒洒的书信写下来,却不知所以,本设计的目标就错位甚至错失了。

    学习任务群下的课堂应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重视评价标准的拟订和成果的展示。以生为本,无为而治不是放养。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学习支架,设计促进学习的评价体系,才能紧贴学习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结语

    有效的情境任务应基于课标,彰显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应基于学生,关注课堂的生成与学生的精神成长;应基于教材,重视文本的创作背景;应基于评价,体现“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辨别伪情境、伪任务,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任务定有利于任务群学习的实施。课堂转型无法一蹴而就,虽然在转型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但任务群学习的课堂实践不能止步,相信我们定能在不断摸索中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二、期刊论文类

[1] 杨九俊.如何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 (1)


(发表于《中学语文》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