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共同体,看课堂的变革
——读《学习共同体》有感
陈洁锦
《学习共同体》相较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类教育原理书来看,更像是一种前沿探索。这种教育研究类的书,理论性较强,虽然比较难理解,但认真读来却有一种思想被刷新的感觉。什么是学习共同体?是指小组合作学习吗?磕磕绊绊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用作者的话说,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拼图式的组合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异质”,往往是按照学习成绩层次,或是个性,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一起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每个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在小组内担任不同的角色。
学习共同体也是学习小组,但其组员却是由“同质”构成的。所谓的同质不是指学生没有差异,而是其特别强调组员间的平等关系。
拼图式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因在人员组合时就分ABC层次,因此,问题讨论时实际上的“话语权”是掌握在那些A层次的学生手里的,B、C两种层次的学生常常会处于趋从或者“搭便车”地位;其次,因为传统小组合作式学习强调明确分工,看似尊重了每个孩子的特点,实际上那些具有高阶思维含量的任务却被A层次学生包揽,BC层次的学生分配到的只能是低中阶思维含量的任务。由此可见,拼图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似人人平等,实际上却一直在强化学生的分层。长此以往,A层次学生的高阶思维力不断提升,而BC层次学生思维却一直在低中阶徘徊不前。
学习共同体却一直秉持“民主性”“公正性”“卓越性”的教育哲学,不会刻意地把学生分层,也没有分工合作,所有学生享有同等的“冲刺与挑战”的机会,小组间的交流也以平等、尊重、倾听,互相启发为基调进行的。因此,每位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激活与伸展。
从以上差异看来,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项目完成上优势较足,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却更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深入地思考,有利于学习课堂的真正构建。
既然学习共同体课堂看起来更符合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向,那么我们该怎样来构建呢?
从本书作者所举的一个个课例中,我发现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它要求教师从本质入手, 成为认知规律坚定的学习者。无论是课堂的建构,还是知识的传递,无论是拼图式小组合作学习,还是学习共同体建立,课堂最终的指向都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课堂变革首先要从更深刻地理解开始,因此,教师必须不再满足于固有的经验,通过系统又深入的教学认知规律及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让自己对学生,对课堂的理解与把握建立起更为清晰而科学的认识。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才会发现当前学生学习的困境,课堂的弊端,以及课堂变革的方向,从而真正从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转变。
其次,它要求教师走出惯性,成为课堂教学变革坚定的实践者。实践性知识的历史累积,容易使教师一直囿于“熟知陷阱”之中,失去改变的动力。要改革学习课堂,教师就必须从熟知和惯性中挣脱出来,重新审视并设计课堂,以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为依据,把反思贯穿于个人实践行动的始终,不断总结改进,逐渐探索出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堂生态的教学模式与规律来。
再次,它要求教师结成同盟,成为课堂模式变革坚定的研究者。任何一项撬动课堂的变革,都需要大量的实例研究来支撑。因为要探索出普适性的规律,所以这个过程就要处理各种复杂性的情况。这也就决定了参与教改研究的教师也必须一个结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间相互合作,相互表达,相互倾听,又相互促进。
书中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我们想教得更好,则一定要去探究我们的内心世界。但是,我们可能在那里迷失,不断自我蒙蔽和故步自封,因此,我们需要依托自我力量潜滋暗长地扎根沃土,在内心的生命力量与各种外部力量的交汇中,亲近滋养教师心灵智慧的伟大生命网络,即教师们组成的合作交流和扶助心灵的实践共同体。
读着这本书我的内心又产生了一些的疑惑:
诸如,作者展示的课例大多数是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的,那小学低年级的课堂适用吗?又该如何构建呢?如果每天上课都以学习共同体的模式来上课,那学生是否会感到单调呢?
此外还有关于教师培养方面的。
当然,不管怎样,这本《学习共同体》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样态,而且我想,现有的教育教学弊端已然明显,学习的课堂变革是必然趋势,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为这场变革做好充分准备,成为课改中的一份子,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