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度教学实操培训手册》有感
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 康丽
主要内容:
表面的教学、表层的教学、表演的教学日益严重,课堂教学及其发展性缺乏必要的深度。如何切实转变知识观,规范课程履历,实施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完整地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学科思想和学科关键能力目标的达成,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解决的突出问题。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最经常、最普遍的途径和方式,其最根本的追求是促进学生发展,发展性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什么是发展性?简单地说,发展性就是改变性,是指课堂教学引起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发生系统的变化,学科素养得到整体提升。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知识处理,追求学生在认知方式、情感体验、思想境界、处事方式等维度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教学中的知识问题是知识再生产问题。知识再生产不是量的增加,不是符号知识的人际传递,不是学生对符号知识表层内容的简单掌握,而是通过知识与学生的相遇,实现知识意义和力量的增加。对学生成长而言,一切知识都应该是可征询、可批判、可分析、可研讨的对象,教育教学绝不是对库存知识的简单打开,不能仅仅把知识当成“展品”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通过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丰富学习过程,生成新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要求课堂教学超越功利性或工具性的应试诉求,忠诚于教育的本质追求,切实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完整达成教学目标而体现出来的高阶发展性品质。
读书心得:
深度教学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不应该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固定场所,而是师生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展开交往并形成意义的空间。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有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教学,帮助学生深层理解知识核心,我们教师不能做一个简单的模仿者,而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创造者。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精心设计的导学单,可以起到导学、互学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启发性
教育是启发,是新的意义、智慧、心灵和价值观构成的新系统。作为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导学单中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更多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但是,启发不能仅仅满足于设疑,疑问要设在关键点。既符合教材的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才能真正“启动”深度学习。
二、探究性
“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是概念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引导学生探究其“所以然”。在设计导学单中,可以在知识节点处、教学难点处,采用大问题导学,提倡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不自觉地内化知识。让我们的课堂从“做中学”发展到”“做中教”,师生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三、开放性
导学单的主要目的是导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全盘托出,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接受。明确了这个目标,我们在设计时就要避免局限性,围绕知识的核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支根基,由其生根发芽。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可以采用半开放或全开放的设计,让学生补充或自编,在这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类和删选。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回学生中去,在学生中解。
四、创造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在完成导学单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用个性化的方式呈现结果,如思维导图、表格、流程图等。只要时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的学习方式都是值得提倡的。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解题并不是唯一手段,学生的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让我们保持好学生可贵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美好的幻想,积极迎接学生们的新发现、新设想吧。
五、反思性
我们现在很多课堂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习得程度,而不去思考学生追求知识习得以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思考与反思,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新的体悟。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解题似乎形成了“条件反射”,“为什么会做?”“为什么做错?”全然不知。学生只有的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明晰错点,才能够不断进步。在导学单的新授和练习环节,加入学生的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坚定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追求学生认知与情感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而实现高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