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少淳:儿童美术那些理 2020-10-20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美育素质敎育,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素养、创造精神和美术表现能力,发现并培育优秀的中国画人才,书画频道特举办“经典传承——全国少儿国画大展”。围绕本次少儿国画大展,书画频道还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少年儿童美育素质提升的活动,并借此进一步促进全国少年儿童美育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日前,由书画频道主办的“少儿美育讲坛”正式开讲,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尹少淳以“儿童美术那些理’”为题,分享了自己对儿童美术教育问题的感悟。在本期讲坛的上篇中,尹少淳针对儿童美术的概念与内涵、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的区别以及儿童美术的观点与方法、儿童美术的价值与意义四个方面为大家理清了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首先,尹少淳指出,儿童美术是个时间概念,它具有特殊的品质和独特的含义。儿童美术的主体是儿童绘画,但无论从概念本身来看,还是从现实情境看,儿童美术的现代含义都在发生着变化,举凡儿童雕塑、手工,甚至儿童的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都可以归入其中。尽管如此,儿童绘画仍是其中最有魅力,也最能体现与成人美术区别的形式。儿童美术是儿童表达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情感,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他们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尚未发达的时候更是如此,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情,在表达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和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这一意义看,儿童美术具有一种鲜明的自发性特征。 

此后,尹少淳详细地剖析了成人美术与少儿美术的区别,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成人美术是建立在人的身心成熟和协调运作,以及情感的深沉、稳定和智力的成熟之上的,其基本内容反映出成熟的人对社会及自然的成熟的认识,以及技巧的精湛和对媒材处理的熟练程度。而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感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产物。其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自然发展,二是教育促进,自然发展是前提,自然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教育的促进终归是有限的,甚至是揠苗助长。身心成熟与否是二者之间重要的界限,只有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教育才能帮助儿童在美术行为和作品创作方面发展得更好。

随后,尹少淳阐明了儿童美术观念与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观念和方法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的观念必然导致相应的方法,一定的方法也常常体现相应的观念。因此从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来看,一定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往往体现出一定的教育观念。随后,他也对卢梭、裴斯泰洛奇、施图尔曼、杜威、罗恩菲德等多位著名教育家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当下儿童美术教育的状态:1.教育思想的多元。2.方法与媒材的多样。3. 学科本体与社会、自然、个人(情感和意志、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构成了儿童美术教育圈。

尹少淳认为,儿童美术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儿童美术的价值也会随着观察者的视点不同而不同,促进发展才是儿童美术真正的价值。不过,我们应该清楚,儿童美术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能创造优秀美术作品的儿童,并不等于说他成年后必定会成为优秀的美术家,甚至也不能说他会以美术创作作为终生的职业。因此,无论是家长、教师和社会,都应该正确认识和评价儿童美术的意义。

最后,尹少淳总结道:促进发展是儿童美术的真正价值,是儿童美术最重要的功能。这是我们看待和认识儿童美术的基本视点,也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理念、方法的根本依归,与此相违的儿童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可能会收到短期的、甚至轰动的效应,但可能会伤害到儿童的终生发展,与此相合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正道。

“少儿美育讲坛”是书画频道精心主办的大型系列少年儿童美育素质教育学术讲坛,书画频道将邀请当今活跃在少儿美育教学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登台讲述,深入分析少儿美育的现状,展望少儿美育的未来,并借此全面推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