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2020-10-19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省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杜海良 所在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执教时间:2020-10-19 执教地点: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执教内容: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参加对象:

“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杜海良

评析: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沈俊杰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上第74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

2.感受中括号的作用,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与数学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形成混合运算的技能,发展运算能力;培养比较、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感受学习需求——经历“中括号”的产生

1.不含括号

出示:60÷64×2

师:这题会算吗?等于多少?

生:18

师:咦,我怎么算出是28呀?大家看,60除以6等于10104=14,14×2等于28呀?

生:老师,你算的顺序不对,不是从左往右,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小结:原来如此,先乘除后加减是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个法则,既然是法则,人人都要遵守,也包括老师。

2. 添小括号

    师:还是这个算式,如果我把得数18改成12,这个等式肯定是错误的,但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个等式仍旧成立?

生:添一个括号,变成 60÷(64)×2=12 

师:添了括号,怎么算?

生:先算括号里的,先加再除最后乘,得数就是12了。

师:这括号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生:算的顺序变了

师:非常好,“( )”是一个特殊的数学符号,它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里的必须先算,这也是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个法则。

3. 添中括号

出示:60÷(64)×2=3

师:再接着这个算式,你能再添上一个数学符号,使这个算式的得数等于3吗?

    (生独立尝试,师巡视板贴)

160÷((64)×2=3

260÷[64)×2]=3

师:(指着中括号问)这是什么符号?

生:中括号

师:也是括号,这里已经有了括号了,为什么还要添?

生:用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当一个括号不够用时,我们可以再添。

师:那你为什么不像上面那样,继续添小括号,非要用这么一个新的符号?

    生1:已经用过了不能用

    生2:两个小括号混在一起会搞不清。

师:大家意思是,小括号外面如果还要加一个括号的话,得换一种形式了,就像衬衣外面就不再穿衬衣了,得穿外套,这样就产生了中括号,这样表示更有层次,更清楚,是么?

生:(集体)是。

二.完善运算法则——明晰含“中括号”的运算顺序

1.运算顺序

师:现在这个算式,既有小括号,又有了中括号,我们知道括号里的要先算,那到底应该先算哪个呢?

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是的,中括号相当于小括号的哥哥,并且还是个好哥哥。让弟弟小括号里面的先算,再算哥哥中括号里的。

师:谁来说说怎么算出3的?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6410,再算中括号里的10220,最后60除以20就等于3

师:得数果然是3了,大家这个中括号添的真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当题目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我们应该怎么算?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师:这同样是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我们都要遵守。

2.比较

师:大家现在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搞的清吗?我们来试一试,说说下面三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90÷10+5×2

90÷10+5×2

90÷[(10+5×2

    出示:

90÷10+5×2

90÷(10+5×2

90÷[(10+5×2

(学生分别说出三题的运算顺序与结果)

师:比较一下这三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略)

师:是的,虽然数相同,运算符号也相同,但因为有了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结果就不同了,这就是括号的作用。

师:括号的这个作用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

三.体验学习价值——用含“中括号”的式子解决问题

出题:明明带了210元钱,买8个网球后还剩42元。你能提出哪些可以解决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老师这有两个问题,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1)每个网球的单价是多少?

生:(21042) ÷8    

师:这里为什么要用到小括号?

生:必选要先算出已经用去的钱,然后才能除以8,算出每个网球多少元。

2)剩下的钱可以买几个这样的网球?

生:42 ÷[(21042) ÷8]

师:这里为什么除了小括号,还要用到中括号?

生:要求还能买几个网球,必选要先求出每个网球的单价,就要先算后面,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中括号来帮忙。

师:如果没有这个中括号呢?

生:这个算式算的就没有意义了。

     师:从这我们可以发现,中括号与小括号一样,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改变运算顺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四.规范运算流程——提升运算技能

(指着黑板上的算式42 ÷[(210 42) ÷8]

 师:要求剩下的钱还能买几个网球,算式有点复杂了,你会用递等式计算吗?

  (学生独立尝试,两生上黑板演算)

    师:先算什么?

    生:小括号里的。

    师:没轮到算的应该怎么样?

    生:抄下来。

    师:中扩号“[   ]”直接抄下来,还是写成小括号“(   )”?

    (学生发表两种意见)

师:大家的意见不一致,这样,我们一起请教身边的老师!打开课本,翻到74页。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生:还是写中括号“[   ]”。

师:其实,两种做法都可以!不过,保留中括号能够表达更多的信息,看到这个中括号,我就知道,它的上一步刚刚完成了小括号的运算,我还知道,下一步就要算中括号里的了。而且,这么写,不需要作任何的改变,所以也就不容易出错。我这么说,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就这么做!请计算(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

525÷[(8156)×3]   320÷[5×(26-18)

五.总结应用提升

    1.回顾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生:课学到这,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有什么想法么?

1:有没有大括号?

    (其他学生:有)

2:括号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这么写?

3:要改变运算顺序就产生括号了。

    生4:有的时候在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时,要先算加减后算乘除,就要用到括号了。

师:的确括号就这样产生了。而且,有时光有小括号还不够用,所以又有了中括号。那是不是有了中括号,以后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呢?

生:(不太确定)也不是吧。

师:的确如此,以后学习中我们会遇到有时还需要用到大括号。看来中括号也只是小括号的二哥,大括号才是他们的大哥。具体的,请大家打开课本阅读“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一个个括号的产生,其实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凝聚着人类无穷的智慧。

师:我们继续来让括号大显身手。

2.练习提升

1)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2)去掉下列算式中的多余括号。

(36+24)÷15-18  

320÷[5×(2618)]   

24×[19(2×6)



【教学评析】

运算顺序“从左到右”和“先乘除后加减”都不是以客观规律为基础的定理或定律,而是一种人为的关于数学符号语言的规定,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算式中为说明各个运算的顺序所用的括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样的“关于数学符号语言的规定”往往被生搬硬套,为避免教学中的知识性错误,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杜海良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在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同时,又让形式化的数学符号活跃于课堂,学生禁不住要探寻“为什么是这样?”“是谁规定的?”“还可能是怎样?”括号的产生和使用自然而然,中括号如此,其它括号亦如此。

括号内外见“小”见“大”

1.“衬衣外套”析层次,“哥哥弟弟”明顺序

细品老师课里的语言:“小括号外面如果还要加一个括号的话,得换一种形式了,就像衬衣外面就不再穿衬衣了,得穿外套,这样就产生了中括号。这样表示更有层次,更清楚。”学生在经历了中括号产生的过程、体会了中括号产生的必要后,这种清晰的层次感了然于心,这不仅仅是对“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教学,也很好的沟通了其它结合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说明所需的运算顺序,进一步明确了中括号在其中的位置与顺序。整节课分明的教学层次也由此展开。

“中括号相当于小括号的哥哥,并且还是个好哥哥。让小弟小括号里面的先算,再算哥哥中括号里的。”又一个比方,赋予了数学符号生命,既然括号的产生是运算顺序的需要,那么顺序的明确就是学习括号的关键。区别于语文中的标点符号,结合符号与运算顺序有关。两个比方,从符号到物,从物到人,形象生动地明晰了中括号的运算顺序。

2.应用深化价值,练习提升素养

老师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小括号和中括号在同一个问题情境中,因所求问题的不同选择和使用的括号也不相同,既与之前所学的小括号呼应和递进,又为后续学习多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有了中括号以后,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将学生的思维再次引向深入,以期达到“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目的,让整节课有了整体感和结构性。

整体性、结构性是数学学科的本质特性。用整体建构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习一系列的结合符号,创建出结构化的数学课堂,引领学生在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学习感受、发展思维素养的过程中,逐步地从自主走向自为,既符合数学学科的本质,又符合儿童数学学习的规律,更符合信息时代素养教育的大方向。

括号内外有“序”有“美”

1.规范指导恰到好处,练习提升融入文化

递等式计算中,是否保留中括号引发了大家的争议。然而,杜老师包容的点评中,既肯定了学生的多样化表达,也进一步明确了保留中括号做法的有益之处,更为练习提升做好了规范表达的准备。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括号的使用也有美感吗?这一点,老师早就洞察到了,并让这种美贯穿始终。“简洁美是数学永远追求的目标”正如杜老师所说,数学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谱写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内在旋律,以其简洁、优美的公式与定理揭示了世界的本质,给人以美感。结合符号是有限的,随着解题步骤的增多,算式也会变得庞大,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括号的使用不在于丰富,而是在于简洁。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数学再次与美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2.教学结构循序渐进,学生素养螺旋提升

数学的简单美,主要表现在数学的逻辑结构、数学的方法和表达形式的简单性,全课的设计结构也处处彰显美感。从“感受中括号产生的必要”到“明晰含中括号的顺序”、“应用中深化价值”,再到“递等式计算”和“练习提升”,看似轮廓清晰,却又丝丝入扣、紧密相连,体现了数学核心的基本思想和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在教学内容本身把握得当,还使之蕴含在教学设计的结构之中,力求向学生展现数学本身的魅力——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让学科素养的积累和提升润物无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