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右手》之学习心得——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 顾彩虹 2020-10-18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0-10-18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左手右手》之学习心得

                            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顾彩虹

        拿到这份教案,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两年前的一个音乐课堂情景:一位青春活泼的女老师手持尤克里里,充满激情地弹唱着,时不时与学生互动着。孩子们则雀跃欢舞、放声歌唱。整个音乐课堂热闹非凡,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应该说,这堂观摩课在当时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采用了多种充满趣味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其中尤以声势律动最为出彩,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具体地说,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 本课第一环节是“律动感受,弹唱导入”活动,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初步感受歌曲情绪。这一环节表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更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理念,也为下一环节做了有效铺垫。

二、 本课第二第三环节是分段学唱,唱动结合。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首先通过分析乐谱、识谱视唱、填词歌唱、合作演唱等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会歌曲;再尝试通过二声部合唱,提高小学生的演唱能力;最后加入声势伴奏。既稳固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又不断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综合表现能力,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尽可能地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 本课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活动,教师充分调动了自己的音乐智慧,自编自演了另一种风格的歌曲《左手右手》,还播放了摇滚乐队版本的《快乐布鲁斯》视频,旨在让学生感受同一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从而开阔了音乐视野。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理念。

根据我们江阴中小学“三力”课堂的标准,本节课《左手右手》较好的做到了“学习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师生长能力”。其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是本课的一个亮点。繁华过后,我们还应有所思考,取长补短。于是,我内心对本节课产生了几个疑惑:听的够不够?想的够不够?唱的够不够?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学唱的基础。在以往的生活中,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遇到一首影视插曲,听多了就自然会哼了。本课教学内容正是一首电影插曲,旋律性很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多数人几遍聆听过后应该就能哼唱了。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给予学生专注的聆听时间较少,比如导入环节只有一次完整聆听歌曲,紧接着就进行了分析:分段、延音线、反复记号、力度记号……总之,教师讲解的时间、学生跟着律动的时间都远超聆听歌曲的时间。

同时,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也是不够的,纵观整个教学流程,基本就是教师牵着学生做活动,学生不需要自我思考如何学会这首歌。而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和演唱能力,较之三四年级,也有着一定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尝试进行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摒弃喂养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动起来,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模仿、学会探究。

另外,尽管有伴唱、二声部合唱这些不同的演唱形式,但是对于歌曲本身主旋律的掌握并不扎实。在当时的观摩课堂后半部分,我也听到学生的演唱有明显的节奏和音准问题。继而也触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放在常态课堂,教师该怎样上?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小学教师每天有三到四节的教学任务 ,仅仅从体力上说,是不可能拿出公开课的流程来“完美”教学的,简便快捷地学会一首歌曲就是最可行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对于本课歌曲《左手右手》,第一第二环节的教学设计思路做以下调整,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做律动激趣导入——教师弹唱感受情绪——聆听录音分析乐段——再次聆听并哼唱——学生找出难唱之处——分析乐谱解决难点……以上教学步骤,是让学生多遍的带问题聆听歌曲,跟音乐学会基本旋律,并主动探究出学唱难点,再进行乐谱分析。在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加以不同形式的巩固演唱。达到唱对的程度之后,进行二声部合唱,以提高演唱能力。这里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形成一套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提高常态课堂的效率。新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也提出过: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 阅读(15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